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有多大?

2024-11-04 03:56: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它在人的小时候就能够开始慢慢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尽量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01、家庭环境是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的。

人是很受环境的影响的,尤其是家庭环境。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各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由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家庭环境可以说是给孩子的第一堂课,也是人生当中最漫长的课。不同的家庭环境能够有不一样的影响效果。家庭环境的存在让孩子的表层也带有家庭的色彩。

02、家庭环境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因为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面,性格就会受到牵连。为什么会孤僻?为什么会害怕?为什么会这么活泼?为什么会这么讨人喜欢?这些都和家庭环境脱不了关系。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家庭环境恶劣的人,从小就会形成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性格,那种孤僻和冷漠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

03、家庭环境可能改变一个人。

环境塑造人的功能是不能小看的。在家庭里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你的是家庭环境。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你。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但就是改变了。在无形之中悄悄地改变了......这种改变可能让人不想接受但是又必须接受。

当你作为一个家长时,一定不要忘记你作为家长的使命。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至少在性格方面一定不要让孩子有歧途可走。家庭环境太重要了,这是给孩子的第一堂课,所以一定要上好。孩子能做的只是适应环境,而家长能够做到改变环境。

回答(2):

婴幼年的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几乎是决定性的,我自己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
1,我没享受过父爱。
2,母亲带着我两度离异。
3,自幼看惯了家庭战争,甚至动刀。
4,转学后受人欺负。
5,母亲性情暴躁异常。
............
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情形呢?——只说一点吧:拒绝结交现实中的朋友,删掉了博客上的几百个好友......
回顾我的人生之路,耗费我最多精力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无能。
——是不是够可怕?
是的,婴幼年的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几乎是决定性的;但是,对一个婴幼儿本身而言,他未来的人生轨迹却并不能由此确定,也就是说还要取决于他未来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换言之,他的智慧、本能会对他的性格起到一个制约的作用,特别是对自己性格的自觉认知至关重要,在自觉认知的指导下加以理性的调节恐怕也就是搂主所说的对负面影响的弱化了。
不幸的经历让我们成了拐子,但理性使我们手上多了一柄竹杖。

回答(3):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学校,成长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下,尽管他们的入学成绩很高,差异也不大,但在行为品德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三十位同学,就是三十种习惯。当了班主任之后,与家长的接触也多了,再结合班里同学的表现,想粗浅的谈谈家庭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可以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作用两个方面谈起。

一、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生德育的基础环境。这主要是学生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经济是他们成长的物质基础,情感上的依赖是他们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学生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同学,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操作水平相当好。除了电脑操作课外其余时间上课睡觉精神萎靡不振,有时还旷课,在学期初上交学费的时候,他本是走读生,却和家里多要了400块住宿费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剩余的钱用来请同学吃饭,同时又和老师说自己在家里住。在我和他家长通话后了解了事情的原委,还发现这个孩子爱吹牛,撒谎,甚至不讲卫生等坏习惯,同时班里的其他同学也都很反感他。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从他小起关系一直都不好,经常当着他的面吵架,在父母争吵的过程中他往往是父母的出气筒,这样长时间的情感压抑,又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再加上青春期的逆反,经常呆在网吧里彻夜不回,完全不在乎父母的打骂,也没心思学习。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情感上的依赖,心里缺乏安全感,依赖感导致成绩直线下滑,最主要的是造成这个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道德是非观念也成为学生德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学生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形成了许多道德是非观念。例如,同样的一句批评,有些同学认为合适,有些同学认为过分,与他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道德是非观念有很大关系。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教育年龄上不断提前,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在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所不包的。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学生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不是社会,也不是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特征。首先是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接触频度高。社会、学校中的人对于学生来说往往较散,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其他环境作用。这种理解对学生德育影响具有深刻性。

例如:我们常说他和他父母一个样,这能充分说明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父母由于长期和孩子的接触,孩子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是非观,价值观等在潜移默化中 对孩子的德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作用

家庭的客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相当重要,如家庭的经济、结构、家长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在班级中总会有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和差的同学,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而有的同学连学费都交不起。教育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增大,家庭经济对家长、学生的心态、学业及心理的影响会有增强的趋势。” 据我个人的观察和分析,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追求以及抱负等。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容易表现出对物质上太多的要求,虚荣,与父母的沟通和理解上相对要差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同学,一般表现出学习主动性强,体贴父母,有远大的抱负。总之,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德育会造成影响。

关于家庭结构,目前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和离异、单亲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上,由于独生子女受到过多的呵护,表现出任性、依赖性强、合群性差、脆弱等,这种人格特征势必影响学生德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德育上的困难。关于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中外研究者都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对儿童同伴关系好的原因分析:完全家庭儿童更多的是学习好、善交际、待人热情,离异家庭儿童则只有“被同学们同情”一项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对同伴关系差的原因分析中“孤僻、冷漠”有怪毛病和不良行为(如偷东西、骂人打人等)两项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单亲家庭有的是因为离异也有的是由于自然原因(死亡等)造成,对于非离异的单亲家庭学生,有关研究证明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家庭缺乏关怀而导致心理损伤,像我刚才在前面提到的例子。二是因家庭不幸而强化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立意识。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品德发展反而比一般完全家庭学生更为成熟和优秀。例如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出了车祸去世,他一直和妈妈在一起.在学校平时表现很突出,自尊心很强,什么都不甘落后。学习好,体育好,班里的足球赛、篮球赛包括运动会,他都担任重要角色。和同学的相处融洽,对一些的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显得比其他同学很深刻,更成熟。

另外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品德修养有一定相关性。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往往从事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职业,而文化程度较低者较多为“蓝领”。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在提供孩子学习的物质条件、学业及品德指导上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值、文化素质及行为规范的影响上也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在德育影响上较多地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则取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态度的比例较高。家长文化及职业上的优势同子女的良好的品德个性之间只存在可能性联系,会对孩子的德育造成影响。

主观环境指可人为调控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长的期望水平等。家庭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父母与子女间人际接触的频率高、聚合性强。但接触频度高、聚合性强并不等于“凝聚力”强。如果家庭环境中人际关系不融洽,这种高频率、强聚合的人际交往反而会起负面的德育效果。“过度关心”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甚至离家出走等。因此家庭气氛实际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独特德育价值发挥的关键之一。家庭气氛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德育对象:一是从心理层而上,二是从家长的影响力上。不良的家庭气氛易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良人格特征(如暴躁、抑郁、反社会倾向等),也易导致离心力增强,从而使家长正面的德育信息不能为子女有效吸收。此外,不良的家庭气氛还会伤及家长对子女及学校德育关注的积极性,家庭因此会成为对学生的德育产生负效应的环境因素。家庭气氛的不同取决于家庭人际关系运作的方式,即家长的教育态度或方式。研究证明民主型教育方式较易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产生良好的德育影响。教育家万云英等人的研究则证明了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长较注意:1.寓教于日常言谈,2.赏罚分明, 公正合理。3.择机而教,遇物而诲。4.平等待人,尊重孩子意见。这一方式使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恒有性等品质上获显著优势。

家长的期望也是家庭气氛的构成要素之一。家长期望值的高低及期望构成均对学生德育产生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与子女的学业成就包括德育课程的学习成就呈正相关。这已为实验所反复证明。但是期望值的高低是因人而异的,必须保持在一定区间以内。在我国,独生子女日趋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已有过高倾向 ,且这一倾向还在强化。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学生以重压,而且也因其不能实现而带来父母、子女双方积极性的损伤,极易产生德育的负效应。此外由于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影响,家长的期望构成上目前国内外尤其我国现阶段存在一个危险的倾向,那就是重子女的智育、体育、美育成就,而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漠不关心,出现了“许多人花钱买智育、体育、美育,就是没有人花钱买德育”的现象。由于学生社会化的构成不能仅限于智、体、美几方面或一方面,且这几方面的灵魂与动力建设都仰赖于德育,所以如果家长的期望结构未实现合理配置,不仅学校德育而且全部教育大厦都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在期望值及其构成上都加以调控,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成长的家庭气氛。

以上分析是我在工作以来对家庭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虽然家庭环境的具体作用的正负评价众说纷纭,尽管这一环境作用的机制尚需精细研究,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重要与特殊,德育理论工作者对于这一环境的深入研究则是责无旁贷的。

回答(4):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最大的
这个影响的程度比家庭以外的事物还要大

小孩子在成长期之中待得最多的就是家
因此家庭的环境是直接性的应想到这个小孩子的

比方说一个家庭的父母婚姻关系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极端恶劣,每日都是争吵中度过的话。
一般来说日后对于这个小孩子会产生日后他对于婚姻的看法
比方说不愿意结婚啦,甚至不愿意寻找另一半,甚至产生单身主义的想法

除了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直接影响以外
小孩子的性格也是起了关键作用
会根据小孩子的性格差异而产生一些变化的影响

比方说小孩子是比较柔弱的,那么一般情况下家庭的环境的影响值度都会比一般性格的小孩要高
如果小孩子的性格是非常的独立而且坚强的话,影响就会比较小
同时如果小孩子比较叛逆的话,普遍来说会出现另一种效果的影响

同时小孩子的性格也是会根据家庭的环境而改变
越小的小孩影响越大
因为小的时候基本上在性格上都比较不成形
因此对于性格上的性上更加直接一些

家庭环境好与坏都是有影响
坏的环境普遍会造成一个人的脾气烦恼等恶劣性的影响
然而好的环境普遍来说都是对于一个人有好戏那个影响
但是过度好的环境也不见得是好的环境

太好的家庭环境很容易造成一个人对于家庭的过度依赖
导致日后踏入社会会遇到很多问题
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才可以适应
独立上面会比较困难

至于如何让一个成年的人消除对于家庭负面影响方面来说
这个得看日后他们所遇到的是如何的环境而定
一般来说家庭负面影响都是比较深入人的内容
想彻底的消除普遍来说是很难
除非失忆否则根本无法消除
但是可以做到面对与接受的
这个主要要看他个人想法与决心而定

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
那类型的人普遍来说负面影响都会无止尽的扩大
然而也有一些人会选择谅解或则解决或则面对
那类型的人普遍来说是可以克服得到的。

当然如果自身是无法做到的话
还是有方法
可以借助外力的
可以找一些心理治疗师帮忙的开解开解的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靠那个人的本身。

回答(5):

定量分析是无法用量来衡量的。
定性分析是非常大的:
家庭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
好的家庭环境和坏的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一样,因为本身家庭环境所包含很多的因素,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呀。但在这些因素中家庭的教育是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三言两语我们都不能说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