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习惯

2024-11-29 00:31: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次当我在做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时,发现 “计算”这一项在所有项目中失分率最低,只有3.4%。这使我班的平均分高达93.6分,高出平行班的分数约10分,平行班的计算项目的失分率高约16%。我又查了三、五年级的数学试卷分析表,发现计算题的失分率更高,约21%,由此导致他们的平均分没有超过90分。纵观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试卷,与计算相关的题目所占比例约85%。然而,学生计算的失分率却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学生计算平均失分8~15分之间(包括应用题的得数计算错误)。由此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这当然也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够稳定有关。然而,由这一系列的数据可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细心计算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针对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个人对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养成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口算训练,重在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数学奥林匹克专家裘宗沪指出:“如果你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会算,而且要算得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要熟练和准确。不但会笔算,还要会心算。心算是一种思维能力。心算好,脑子里能盘算的问题就很多,随时随地都能想问题。”通过以上说明:口算是各类计算的基础。如:一年级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二年级的“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口算的速度和计算能力的高低。例如:笔算“576+849”时,就用到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而且不止一次用到该知识点,说明任何一道笔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组成。再如:笔算“376×25”时,既用到了九九乘法口诀,又用到了加法口算。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就导致该题计算结果错误。这就要求学生把数学基础知识点掌握牢,认真对待每一步计算。
目前,在我校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坚持开展课前3~5分钟的口算训练,已经进行了五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的口算速度加快了,正确率也提高了。并且每月评选出一个“口算大王”,并加以奖励,以鼓励其他同学尽早地夺得“口算大王”的称号。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的口算能力,为笔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样,今年我又刚新接手四年级一个班,通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有三位同学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第一天发现有位同学把“1000-257”算错,第二天又发现有位女孩算错“13-5”,第四天发现还是一位女孩做错“8+3”。甚至发现他们还掰手指头算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可能课堂上再讲这些二年级所学的内容,只好课下给他们稍加辅导,并联系他们的家长,把孩子为什么作业写得慢的原因告诉他们,并回家每天先坚持练习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题,不能让孩子再掰着手指头算了,争取会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和退位减法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当然数学成绩也就相应的提高了。家长听了我的话,每天都坚持练习,目前的速度比原来加快了,正确率也提高了一些。不过和其他孩子相比,反应还是慢。不过我相信练与不练是绝对不一样的,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加强笔算训练,重在平时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从平时做起。
首先,要明确算理。要使学生会算,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如:在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后,教学解方程“99÷X=-11”,关键是根据等式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X,等式仍然成立,使其转化为乘法方程“99=-11X”。而有些老师为了省事,直接用除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来求未知数X,即“除数=被除数÷商”。这是学生在没有学习等式的性质、方程之前才使用的方法。既然学了新知识,就应该用新的方法来教学。一旦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对再改时,学生就不易领会了。心理学家指出:首次感知新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新授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正确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位教师熟悉各册教材的新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来设计教案、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了解计算的类型,如: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时间、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单位换算;长、正方形(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图形体的有关计算;比和比例的有关计算;化简求值、求未知数的值、解方程(组)及解不等式(组);整数、小数、分数、成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等方面(包括填空、判断到应用题中涉及的计算)。下一步,重点抓计算结果。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好胜的心理,我采取的方法是:奖励和出题。所谓的奖励,就是在平时的作业中,凡涉及到计算的题目,包括单元测试卷,只要做全对的,老师奖励一个“优”字,等学期结束,老师统计,凡是“优”的数量超过20个的,老师在他的期末测试卷上加20分,凡是总分超过110的都有奖品,并且放假期间没有作业。以此来奖励那些平时计算比较细心的同学;对于平时在计算中粗心的同学,除了让其订正外,老师再另外出两道类似的题目让其做,并且老师要认真批改,否则无效果。出题的目的是:一是让学生在第一遍计算中就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二是防止某些同学计算时,马马虎虎,应付老师的现象发生。对于在计算中方法不对,导致结果算错的,老师要耐心的讲解,并且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其巩固。通过这几年的教学验证,我所采用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从不让学生订正2遍或更多遍,我认为出一道类似的题目会做了,那么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
第三,在学生容易混淆、易错的题目上下点功夫。如:学生看到“24×5”容易按照“25×4”算;“54÷9”看作“45÷9”;“0.7+3”看成“7+3”……。说明学生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强信息的干扰。再如:“80-80÷8→80-80=0,0÷8=0”,“72+28×18→72+28=100,100×18=1800”做此类题目时,易忽略运算顺序。针对上述情况,老师最好采取对比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辨别,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或者采取经常出一道类似的题目练一练,用来扭转学生的错误思维定势。再比如现在我在教学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乘法分配律时,总有学生出错,分配不均匀,有的同学还和乘法结合律相混淆,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是采取对比和常练习的方法,目前全班同学都已经掌握的很好了。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重在平时的训练,重在方法的恰当,重在计算习惯的养成。

回答(2):

nursevq邓瑶MCE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