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学、哲学、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要详细论述的。

2024-11-06 08:12: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孙中山先生: 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
学习佛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说,学佛是为我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的。
现代人心理问题很多,这些心理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有些人求助于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的治疗只能起到一种疏导和缓解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灭除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今天这个问题得到了疏导,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明天又会继续制造新的问题,心理并不能得到彻底的康复。
  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么?是无始以来伴随着我们的无明,和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因素:如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佛法入手,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
学佛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但我们学佛学什么?什么是佛?向佛学习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觉者 ,《华严经》 云: “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 这就是佛。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行止圆满无缺。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这个,学做一个明白人,不作糊涂人。
自觉觉他首先是要自觉,了解自心。我们会有人说:难道我还不知道自己吗?事实上正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运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这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回答清楚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语言逻辑是怎么产生的。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事情想记记不起来,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该如何做、如何行,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这是很多哲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甚至于有人为此而发疯。是任何心理学家也不能彻底搞明白的问题。他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为什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梦、有幻。有自我,有恐惧,有爱情。这一切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除了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并不是简单的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帮助我们了解答案。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能够用语言传达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中讲唯心识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行动、语言、思维切实详细地观察。随时随地、没有间断地观察。经典中讲“ 随身语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如何产生。我们要自觉,就要深刻、没有遗漏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问题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愈、才能幸福。
这样的了解最初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实也是前面所提问题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这一切无不是源于自己的心。这个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不仅是我们痛苦的源头,更是我们脱离痛苦、成就幸福,得到无上快乐、清静、喜乐的钥匙。
知唯是心是我们实践唯心识观第一步要达到的目的。平素里我们少有反省,对自己毫无了解,内心的举动、言语思考都是顺流而下,受人摆布。又如同一只猿猴跃上跳下。没有一刻停闲。我们就跟随着心的变迁而展现出喜怒哀乐种种姿态。但是我们全然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会痛苦?悲伤?为什么难过流泪。我们会找这个原因那个原因,社会不公、制度不平、运气不好、他人的恶劣、自己的卑微。但是从这些方面我们却无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被制造出很多种,社会制度的完善,法制健全,科学发展。而这一切却连一次简单的心情沮丧都无能为力。
修行唯心识观第一步的效果就是让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切一切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 ? 《占察善恶业报经》 讲“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这是一个必须我们自己实践的答案,不是听了就算的,要体认才行。
我们学佛的目标,各不相同,想往生也好,证果也好,想世间的福报也好,乃至于其他的愿望、希望。无不要从这个心做起。抓住这个心,就会品尝佛法的乐趣。不会苦闷迷惑。虽然我们很多人学佛后也经常把‘一切唯心’、‘随缘自在’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经过实际的修行,只能是嘴上富贵而已。
【转自地藏论坛】

回答(2):

楼长和楼上两位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我在这里抛砖引玉,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真理在彼岸世界为真道,在此岸世界人类心灵中体现为真知。

科学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对真道在此岸世界物质界一切自然规律总和进行研究、发现、归纳、总结的学术体系,并以此为根据发明创造的技术系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是观察、验证、重复。

人文学科是有着真道形象样式的人类,凭借真道赋予的理性,对人类社会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的学术体系;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顺便说一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英文名称实在太滑稽了——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China ASS(中国蠢驴),简直是有损国格、有辱斯文;假如定英文名为China Academia of Humanities,简称CAH,或China AH,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

艺术是对真道的一种反映,因为真道是美的本体,艺术反映了真道的美丽;艺术既受自然科学影响,也受人文学科影响,而自然科学假说和人文学科理论,不一定全都正确,其中有一部分是错误的,甚至有许多错误成分不为人知,至少不为众所周知,乃至于真知和错谬同时被奉为某些人心目中的神明,再加上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认知无限的真理,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艺术流派的庞杂。

哲学关注
一、形而上学问题,即宇宙的本原、真道的本体;
二、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即人类如何认识真道、获得真知;
三、伦理道德问题,即人类如何在人生中体现真道的美丽和善良。

哲学和宗教的共同点在于,都试图揭示彼岸世界的奥秘及其与此岸世界的联系。不同点在于,近现代哲学把自己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用自然科学方法去研究彼岸世界,以人类理性为万有的尺度,因此不可避免地把现代哲学引入死胡同;宗教坦诚地承认自己立足于信仰。

宗教关注本体论和终极关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我可以知道社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应当如何做?做了、知道了,又怎样呢?”

宗教分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称得到真道启示而建立的,如基督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另一类是人类自我感悟,宣称对真道略窥一斑的,如佛教、道教、印度教、耆那教、神道教、萨满教、伏都教等。感悟性宗教可能感悟正确,也可能感悟错误,这是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决定了的,谁也不能否认。

启示性宗教又可以分为真正受到真道启示的,曾经受到真道启示的,和未曾受到真道启示、只不过自己误以为受到真道启示的,这三种。

此外,在理智上明知是一回事,感情上接受是另一回事,意志上顺从照办是第三件事,否则就不会有“明知故犯”这个成语了。

宗教学与哲学的核心课题的交叉学科,被称为宗教哲学。

以上随笔为本人原创,如转贴请说明出处。

回答(3):

人可以分为思维+本能:思维满足本能形成艺术;对外界的无知导致思维形成宗教;对外界的探索导致思维集合成哲学;从外界抽提规律于思维中形成科学。

回答(4):

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为什么有吸引力?因为他懂得如何处理宗教、哲学与艺术的关系。

回答(5):

给你推荐一本书,叫《基督信仰的起源》,或许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