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基础差,一下子学不好的学生,排出了不好好的学生。
主要是两类:一是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其次是综合能力。对这类学生要注意概念和定义的理解与应用,上课注意这些概念讲解,并结合典型例题演练,教师总结归纳,选题要基础一些,通过基础训练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尽快找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其次是初中数学知识太差,主要表现在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因式分解等,其次是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化归等初高中衔接知识,只有少数学生在初中做过培优训练者,才能快速适应高中数学的能力要求和基础知识要求。对这类知识性准备不足的学生,讲解时注意提炼不等式、判别式的应用,一元二次函数与方程的化归等等方法。这些知识和技巧性不足,很难提高成绩,做题时也举步维艰。
当然,两者都差的,就要结合考虑。
“基础差”里的基础指的是什么?学数学,基础无非是公式性的东西,较难一些的可能要算是:在某种情况下,怎样怎样;在其它情况下,如何如何。“基础差”的原因之一是,不记清这些基本东西;(用的时候,不清楚该用什么,怎么得分!);原因之二是,不多练这些知识,(不用做题的方式扎实知识点,模棱两可,怎么可能有成绩!);原因之三是,做了题之后,不琢磨出题的技巧(以后遇到一点小变化怎么能应对自如!)
琢磨出题技巧,同时,自己也能想象出还可能出的新题,自然脑子就活了,都可以少做很多题
想提高,分步进行!1,理解并记忆知识点;2,针对性训练;3,综合训练!
数学是阶梯型上升的课程,跨入高中,数学学习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无论基础好差,都应当调整学习方法,加强预先、把握课间,以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牛津大学有一句名言:“动手做数学”说得就是做习题得重要性。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样,我相信,每天有120分钟用在数学上,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