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区别

通俗一点,好理解
2024-11-30 04:58:0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人文”一词,在汉语里与“天文”相对,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让人联想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Hamanism)。人文主义主要针对前现代的宗教、伦理、政治对于个体的压抑,主张个性的张扬,强调感官、此岸、现实、工具的重要性,主张从宗教的神灵的彼岸的王国,回归到世俗的感官的物质的生活,认为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才是现实的,才是人本身。人文主义是西方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社会的起点。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都是对于某种外在于人的异化力量的否定,强调“回到人自身”,但两者指向相反。人文精神针对的是现代进程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物质消费主义、技术工具主义,强调人文文化,自我实现和内心关怀,主张人的主体创造作用、主张民族自尊、自持、自决。从这个角度看,关于人文精神过去是否有过的质问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工业与资本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运用,给许多人过于饱和的感官欲望满足。可是物极必反,人们开始囿于现成知识、常规逻辑、传媒语言、官僚体制与技术规范里,目光越来越短浅,趣味越来越市侩,人情越来越淡薄,竞争越来越冷酷,而人对现实的依赖、顺从以及惰性却在增加,想象力、创造力在减退,主体性在丧失,信仰、理想、道德、情操等构成人的灵魂并且规定人生的意义的品质瓦解了。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手段与目的的颠倒。

  没有抽象的“人本身”,感官、肉体是人的,灵魂、精神更是人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技术、习俗等都是人的事务的体现,哪一方面的膨胀压抑了全面发展,都是人的异化和失落,都需要回到“人本身”。

  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前者从天国回到人本身(肉体),后者从世俗回到人本身(精神)。

回答(2):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