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乡镇副科级组织员

2025-04-11 16:06: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高素质的组织员队伍。乡镇组织员队伍就是推进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对保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关系极大。为全面了解我县组织员队伍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探讨对策,进一步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促进我县组织工作上新台阶,笔者近日就我县组织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组织员队伍现状

目前我县有专职组织员21名,其中男性18人,女性6人。从文化结构来看,中专文化程度的2人,其余的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组织工作年限来看,6年以上的有12人,其余的都在一年以上;从年龄结构来看,全县组织员普遍年轻化;从组织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组织员党性觉悟较高,组织观念较强,基础工作抓得比较实,尤其是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的组织员业务水平较高,有的组织员能在抓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思路,开展系列特色工作,可以说组织员撑起了全县组织工作的一片天。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我县组织员由于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党务工作年限、工作环境、主观思维的不同,还存在一些全局或局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不够稳定。个别组织员由于从事组织工作时间较长,总觉得年年干组织工作好比“炒剩饭”,产生怨烦心理,认为自己反正政治上不求更大的进步,存在等着换岗或退休的心态,“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受市场经济影响,党性观念有所弱化,物化心理较重,认为组织工作是一种务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还不如抓经济工作实惠,即使组织工作上有安排,也是应付了事;有的组织员曾在组织工作上努力过,也自认为工作开展得挺出色,但是没有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就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灰心丧气,进而泄气。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员平时缺乏党性锻炼,思想上开始抛锚、开小差造成的。

2、个别组织员业务水平不够高。虽然组织工作业务水平高低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是相对而言,但是作为党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组织工作业务的能力是必须掌握的。如有的组织员由于从事组织工作时间短,在发展党员工作上业务水平不高,弄不清需要的相关程序和材料,更谈不上对基层支部书记进行指导;甚至个别的由于业务水平不精,在处理一些常见的具体问题时方法出现偏差,产生不良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组织员放松了学习,缺乏对业务知识的学习。

3、争先创优意识不够浓。有的组织员认为只要党员队伍稳定、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不出乱子,就是抓好了组织工作,不愿花更多的心思去思考组织创新工作;有的组织员认为即使开展了创新创特工作,也得不到更多的物质回报,就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还不如不干,省心;个别组织员认为组织工作评先是党委领导的事,与组织工作创新创特没有多大关系,导致组织员不愿动脑子、想法子,年年起来一个样。其原因主要是对组织员激励不够,缺少对组织员教育管理的量化标准。

4、制度不够健全,部分组织员专职不专用。个别基层组织员除分管组织工作外,还身兼数职,分管多项工作,上面强调样样都重要,组织员确实难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思考组织工作,组织员本身抓不住也难以抓住本职组织工作这个重点。其原因主要是基层党委班子在分工上还没有足够意识到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缺乏组织员专职专用的相关制度。

三、建议和对策

乡镇组织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结合组织员岗位要求和自身成长规律,深入思考存在问题,认为当前组织员队伍建设,必须牢牢把准时代脉搏,改革管理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健全激励保障,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乡镇组织员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一)把握时代脉搏,明确乡镇组织员队伍建设方向。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指示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落实型”的乡镇组织员队伍为总体目标,使其不断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具体要做到“五抓五提高”:即抓学习,提高干好工作的能力;抓效能,提高推进工作的能力;抓服务,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抓创新,提高开拓进取的能力;抓落实,提高领导工作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乡镇组织员队伍。

(二)改革管理方法,拓宽乡镇组织员队伍进出渠道。一是严格选用标准。注重选用学历高、能力强、年纪轻的干部,注重选用文史、理工、经济、法律、管理等综合性人才,不断优化组织员队伍知识结构,防止“老、弱、偏”倾向的出现,实现年龄、知识、专业的最佳组合,确保乡镇组织员队伍的整体质量。二是拓宽进入渠道。由乡镇党委推荐、组织部门审核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乡镇组织员。三是实行交流轮岗。对年龄在35岁以上、在组织工作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乡镇组织员,可由组织部门统筹安排,另行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交流轮岗,畅通乡镇组织员的“出口”。

(三)提升综合素质,强化乡镇组织员能力建设。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组织员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能力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培训。要把乡镇组织员列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序列,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同时出台鼓励措施,支持乡镇组织员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参加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优化文化知识结构。二是强化实践锻炼。采取挂职、任职、蹲点调研、进村入企等办法,选派组织员担任职务,有计划地组织乡镇组织员进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使基层组织员在参与中心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三是落实考核机制。制定乡镇组织员工作考核细则,列入年度干部考核序列,明确乡镇组织员工作职责,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切实提高乡镇组织员队伍能力建设。

(四)建立激励机制,增强乡镇组织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副科级组织员制度。组织部门对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的乡镇组织员,可给予副科级组织员待遇,让乡镇组织员在政治上有盼头。二是设立专项荣誉奖项。开展“优秀组织员”评选活动,每年年终进行评选表彰。三是加大提拔任用工作力度。要坚持把优秀组织员作为后备干部,并根据工作需要予以提拔任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乡镇组织员队伍建设责任。要健全和落实抓组织员队伍建设责任制。建立定期不定期研究讨论组织员队伍建设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乡镇组织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部门要做好乡镇组织员队伍建设规划,对组织员的选用、学习、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监督以及交流等做出具体规定。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组织员的管理、教育和培养工作,建立起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整合,努力提高乡镇组织员队伍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