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2024-12-05 01:38: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未来1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质量可能会更好,将会大大的改写整个国际经济格局。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形势非常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满目疮痍,而我国所扮演的角色,恰恰是当年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我国人民正在用人民币给世界不断的施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的加强,大有取代美元和欧元之势,很显然,美国经济非常象二战结束时的英国和法国,表面很强大,但正在走向日薄西山之路。在美国经济不断下滑,美元持续疲软的情况下,需要人民币却毫不犹豫地坚挺出来,而我国跟一系列国家签订了"国家货币互换协议",说明人民币将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本位金,这对于我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稳定各国的贸易结算体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全球贸易萧条的状况下,在贸易保护主义日趋抬头的状况下,我国对于欧洲,依然派出了强大的,高规格、高标准的政府采购团,我想,这不是政治问题,当然也确实是有政治的意味包含其中:一方面在影射法国,不跟我合作,就不会受到人民币的眷顾,你的企业产品就如同垃圾差不多,因为商品在于流通,流通产生价值;另一方面告诉各国,我国很强大,不差钱,各国自有紧密的协作,加强贸易,才可以共渡难关;最重要的是我国可以乘机获得"巴黎统筹委员会"所限制的产品和技术,对于提升自我技术和产业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叫"仍一块肉,牵回一头狮子",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目标;当然,还有更好的诱饵,不就是几百亿美元的政府采购吗,我国军方的武器采购清单已问欧盟准备好了嘛?非常明确,贸易和政治的平等是建立国家不断强大的综合实力基础上的,尽管老欧洲一些人仍然偏执和偏见,但是精明的商人有谁会和人民币过不去?除非那个笨蛋萨科奇!
当前,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同样困难,在整个世界金融的大背景下,怎能会独善其身?我们所说的是,金融危机迟早要过去的,也许年底就会有转机,或者3年,但绝不会超过5年的时间,所以我国绝不会坐等时机,愁城坐困,我国在着眼于未来十年,我国在为未来十年做准备,所以我国主动出击。我认为我国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改变:
1、在整个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需要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这叫"抱团取暖,同舟共济",所以今后我国更会以人为本,政策更利于普通老百姓方面的倾斜,并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的力度,这样我国政府在现阶段及未来更显贴切,更具有凝聚力!
2、我国目前不要忌讳投入,更不要害怕投入,尤其在新技术,新领域方面,加速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除了技术升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品牌,加强企业文化和销售渠道,尤其是在重点的领域里,不单是要让企业生存,还要让企业走出去,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兼并国外优秀的企业,我们也更需要在十年内,大量培养新一代的高技能产业工人!
3、如果整个世界经济在年底持续恶化下去,我国也必将采取 更激进的"A、B、C"刺激内需疗法
A、购房者和已向银行申请暂时在(3)年内,停止向银行 按揭和利息,在此期间,购房者不算违约;
B、大病医疗费用全部减半,政府、保险公司和个人共同承担;
C、失业者,尤其失业的产业工人,半年内有国家支付失业保障金,半年后,国家强行安排工作上岗;
除此之外,国家每月给每个公民发 300-1000元的 消费券,用于消费指定范围内的消费。
结论: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未来十年,我国将继续沿着他的特色之路坚毅不拔,毫不动摇的走下去,他走过了大江大河,爬过雪山,踏过草地,什么路没见过,什么凶险没遇过,如今我国走的是康庄大道,高速铁路向着未来疾驰!!!

回答(2):

中国过去十年经济总量整整增长了200%,中国经济总量2011年超过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人均收入增长方面,2012年各地区城乡人均收入增幅不尽相同,但都在10%以上,基本在12%至17%之间。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未来的五至十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速大约在7.8%至8.2%之间。
未来10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翻一番多,国家实力更为强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将会更为富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会更多。政治体制将会更为优化,政治透明度将会更高。文化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有许多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企业崭露头角,群众的文化生活将会更为丰富多样,大家对于群众文化的参与性将会更强,群众对于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为中国经济受到欧债危机冲击,市场需求低迷,大宗货物价格降低,工厂开工率不足,失业率上升,但中国经济增长率依然达到了7.8%,同期印度为6.1%,美国仅为2.2%。2012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各行业先后实现见底回升,截止一月底,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6% 以上,今后两三年为中国经济的恢复期,2013年经济运行态势将会好于去年,经济增长率有望实现7.8%至8.1%的增长,但既不会大幅增长,也不会急剧下滑。
  2012年已经过去,最后一个月经济有两大看点:一是受蔬菜价格上涨推动,CPI将继续回升;二是投资见效,制造业经理指数为50.6%,与上个月持平,从第三季度、第四季度GDP增速已出现小幅回升。
  不仅如此,宏观经济在年末出现众多可喜变化,先是PMI等先行指标持续回升,再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制造业指数连续四个月由负转正,一系列数据成为印证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最新证据。
  2012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8%,较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对应全年增速约为7.7%。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房销售的持续提速,是拉动四季度相应工业生产和消费活动景气度回升的主要驱动力。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8%,经济总量超过50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总量的13%,约为美国的39%,但美国近年仅保持较低水平的增长率,2012年仅为2.2%。
2013年为中国经济恢复期的第一年,但还会稳定增长,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8%至8.2%之间,稳增长成为2013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侧重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并不会大起大落,既不会急剧增长,也不会大幅回落,属于经历欧债危机之后的恢复性增长。但由于钢铁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及其我国调控政策存在的变数,以及美国正忙于应对财政悬崖危机,美国经济面临6000亿美元额度的增加税收、减少财政开支的双重夹击,美国经济后期难免重振乏力,如果态势急转直下恶化,将会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使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我国经济增长还会保持较高增速,并且,由于存贷款利率处在低位,通胀压力将会轻微加大。
对此,中国的企业界应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应对2013年的经济局势,顺势而为,未雨绸缪,早作计划,拓展市场,以争取生产企业的更好收益。
摆脱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向着工业大国迈进,加速追赶世界上的第一大国,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国家实力在持续增强,正走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从2010年起的10之内,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要再翻一番,到期就会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但现阶段我国国民民众社会收入水平高低悬殊,高低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总量到2020年,大约中共创建100年,就有望和美国平起平坐,到 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再到2049年,在新中国创建100年的时候,就将会全面超过美国,但美国的综合国力、国家实力、科技竞争力依然很强,不可小觑。

回答(3):

  展望未来十年,从总需求结构看,消费率将继续快速上升,由目前50%左右上升到60%以上;投资率将不断下降至35%左右。从产出结构看,服务业占比将快速提高,由目前的48%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0%左右。从供给侧看,技术进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望从目前30%左右到2024年上升至40%左右。
  影响因素:
  一是中国以PPP衡量的GDP已经超过美国。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按照现价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测算的GDP已经超过美国,相当于美国GDP的101.2%。无论是采用PPP方法折算,还是直接采用现价美元汇率,单独的比较都存在一定缺陷。但这些比较和报道折射出,无论中国是否真实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国际社会都认为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远超以前。也正是如此,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发展空间拓展的难度也将前所未有;大国逐渐成为中国难以回避的身份特征,在全球治理中中国将被期许承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责任。
  二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与其背后隐含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此轮油价大幅下跌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未来走势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传统的石油出口国可能面临国际收支和财政收入滑坡的双重挑战,货币贬值压力大,并有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净进口国而言,油价下跌总体上利大于弊。一方面,贸易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能源价格和税收改革迎来机会窗口;另一方面对新能源发展和资源型地区的发展会造成一定冲击。另外,此轮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长期因素,即新旧技术碰撞,也就是以沙特为首的传统原油开采技术,与以美国为首的页岩油等新开采技术背后的利益冲突。应该说这只是近些年正在孕育的增材制造(3D打印)、物联网、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冲击一个典型而已。能否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掌握主动权,将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态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是人口政策调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虽然“单独两孩”政策本身对未来十年影响低于预期,但这一政策的出台却预示着我国生育政策新的调整方向和全社会对于人口问题的重新认识,这可能才是真正影响未来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是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前面提到的人口政策调整也属于改革的一项内容。2014年可以称为新时期的改革元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年共确定的80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另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这些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司法、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既有利于提高市场经济的配置效率,也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例如,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充分激发了市场的活力。2014年1至11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58.6万户。其中,3至11月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86.62万户,增长53.99%,注册资本(金)增长92.61%。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04万户。回顾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每一轮经济繁荣都或多或少地与改革的推进相关。可以预期,目前这些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各项改革,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潜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趋势分析:
  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经济增速转换阶段。与去年的预期一致,2015至2024年将继续处于经济增速转换的阶段,十年平均增速预期将达到6.2%。这一增速略低于去年的预期。增速下调主要源自于我们对近两年增速调整。到2024年人均GDP将由目前的接近5万人民币左右上升至12万元左右,按现价美元折算,大致从7500美元左右上升至2.2万美元左右,按购买力平价折算(1990年G-K国际元)则从1万国际元左右上升至1.7万国际元左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届时将与韩国本世纪初以及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发展水平相当。
  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不断调整。分析结果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不断调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十年消费率将继续快速上升,将由目前的50%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0%以上,相应投资率将不断下滑,到2024年将下滑至37%左右。二是服务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十年服务业占比将快速提高,由目前的48%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0%左右,相应农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将有所下滑。三是技术进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与过去相比未来十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将有所下滑,但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高,将由过去平均30%左右上升至2024年40%左右。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增长动力转变的关键是如何更大程度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技术效率。随着中国与前沿国家的不断逼近,技术模仿和追赶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前沿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大;随着大的结构调整的空间缩小,未来配置效率的提升,将越来越依靠区域内部、部门内部和行业内部的配置结构改善。
  资料来源:人民网。原文: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展望

回答(4):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二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业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三
  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回答(5):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也就是从外贸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外贸型经济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打击,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呈萎缩状态,并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经济转型也会重振制造业,这对我国未来的商品出口也是不利的因素。为了消化外贸出口的萎缩,和达到我国经济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急需从外贸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也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