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各诗人的代表作啊

告诉我一些著名诗人及词人的代表作啊
2024-12-02 15:49: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想找谁的你告诉我 我也不知道你想知道谁 我只能介绍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李白( 701 — 762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白于武后长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 少年时期 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 ( 726) ,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丁都护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越中览古》《春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天宝元年 (742) ,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以为将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志愿无法实现,结果反被排挤,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这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天宝三年 (744) 春,李白离开长安,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但对国事仍然非常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宝三年秋,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天宝十四载 (755) ,安史乱起,李白怀着消除叛乱、恢复国家统一和安定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队伍,不料永王和肃宗争夺帝位,肃宗消灭了李璘的队伍,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诗人含不白之冤,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还。《朝发白帝城》一诗就记述了当时的心情。

上元二年 (761) ,已六十一岁的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朝义,决定投军,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宝应元年 (762) 十一月 ,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在政治上虽未能实现理想,但在诗歌创作中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继承并发扬了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表达搏击风云,翼申所能的抱负和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诗人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笞权贵。李白虽然不像杜甫那样和人民有广泛的接触,但他对劳动人民也是寄予同情的。在《丁都护歌》中写出了船工的血泪。在《秋浦歌》中写了渔民、冶工的艰辛。在《妾薄命》《长干行》《北风行》等诗中,写出了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安史乱后,他发出了“白骨成(一作“蔽”)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慨叹,表达了自己“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奔亡道中》)“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爱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他用大量的诗篇,歌咏祖国山河的壮美,寄托他爱国的深情。在诗人的笔下,险峻的蜀道,奇伟的群峰,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都显得壮美动人。

无庸置疑,李白诗歌中也确有描写求仙访道、炼丹服药以及宣扬人生如梦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须加以鉴别。

李白的诗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诗篇中。然而他的诗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饰。构成其飘逸豪放、雄奇洒脱的艺术风格。他最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的典范。杜甫对李白极为倾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韵》)。

有 《李太白全集》 传世,存诗 九百九十余 首。清人王琦的《李太白全集注》和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王运熙的《李白研究》、王瑶的《李白》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的《李白诗选》可以参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草堂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
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的地方。

回答(2):

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有《稼轩长短句》。<<破阵之>>
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今有《李清照集校注》。<<醉花阴>>,<<声声慢>>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登飞来峰>>.<<桂枝香.金陵怀古>>
晏几道 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浣溪沙>>,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念怒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另外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有《乐章集》。<<雨霖铃>>《八声甘州》
贺铸 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孝惠皇后族孙。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吴下。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韵。今传《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
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书愤》《示儿》
李煜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虞美人>>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岳飞 (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大中祥八年(1015)进士。官司至参知政事。也是有名的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词只存五首。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观书有感>>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三首《酹江月》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又尤以前两首流传最广有《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正气歌》
李白的诗歌。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王昌龄,《出塞》《从军行》《长信秋词》、《西宫春怨》《闺怨》、《采莲曲》等,《芙蓉楼送辛渐》
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主要诗作《离骚》、《九歌》、《九章》。
陶渊明:东晋在诗人,名潜,字元亮。所作诗文多描写农村景色,以《归田园居》、《桃花源诗》为代表作。

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刘禹锡《乌衣巷》《浪淘沙》《望洞庭》
杜牧《山行》《秋夕》《江南春》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

回答(3):

汪国真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怀想

我不知道
是否 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 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 记忆没有随着时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 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 那样美丽

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遗忘
不然为何 杳无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为何 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
留下绮丽的幻想

是否 我们有缘
只是源头水尾
难以相见

是否 我们无缘
岁月留给我的将是
愁绪萦怀 寸断肝肠

假如你不够快乐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自爱

你没有理由沮丧
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没有理由骄矜
为了你是春天
把头仰

秋色不如春光美
春光也不比秋色强

思——题油画

只一个沉默的姿态
便足以让世界着迷
不仅因为是一尊圣洁
不仅因为是一片安谧
还因为是一面昭示
还因为是一个启迪
还因为她以现代人的形象
告诉我们
——沉思是一种美丽

豪放是一种美德

我从眼睛里
读懂了你
你从话语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种性格
豪放是一种美德

别对我说
只有眼睛才是
心灵的真正折射
如果没有语言
我们在孤寂中
收获的只能是沉默……

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

爱,不要成为囚
不要为了你的惬意
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
得不到 总是最好的
太多了 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忧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雾
淡淡的雨
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如果不曾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

一个眼神
便足以让心海 掠过飓风
在贫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风景

一次远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颗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澜
便恨不得 泪水盈盈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也许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绚烂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成功如灯火般辉煌
也许,只能是这样
攀援却达不到峰顶
也许,只能是这样
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也许,我们能给予你的
只有一颗
饱经沧桑的心
和满脸风霜

跨越自己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我不期望回报

给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报
如果付出
就是为了 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乐意是堤岸环绕
如果,你是山岭
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永恒的心

岁月如水
流到什么地方
就有什么样的时尚
我们怎能苛求
世事与沧桑

永不改变的
是从不羞于见人的
真挚与善良

人心
无论穿什么样的衣裳
都会 太不漂亮

默默的情怀

总有些这样的时候
正是为了爱
才悄悄躲开
躲开的是身影
躲不开的 却是那份
默默的情怀

月光下踯躅
睡梦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 说不明白

不是不想爱
不是不去爱
怕只怕
爱也是一种伤害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不要给我太多情意
让我拿什么还你
感情的债是最重的呵
我无法报答 又怎能忘记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
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
仿佛春天 温馨又飘逸

思念

我叮咛你的
你说 不会遗忘
你告诉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对于我们来说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永远不会发黄
相聚的时候 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候 总是很长
岁月的溪水边
捡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闪烁的繁星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

背影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但是,我更乐意

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
只要路没有错
名利从来是鲜花
也是枷锁

无论什么成为结局
总难免兴味索然
流动的过程中
有一种永恒的快乐

尽管,我有时也祈求
有一个让生命辉煌的时刻
但是,我更乐意
让心灵宁静而淡泊

我知道

欢乐是人生的驿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
最好的礼物
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

你会迷惘
也会清醒
当夜幕低落的时候
你会感受到
有一双温暖的眼睛

我知道
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
你会灿然一笑
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旅行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
迷人的错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月圆是画 月缺是诗

祝愿

——写给友人生日

因为你的降临
这一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从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
而我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许多
美好的怀念 似锦如织

我亲爱的朋友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与其诅咒 不如坚忍
在坚忍中积蓄力量
默默耕耘

诅咒 无济于事
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
在变得黯淡的光芒中
沦丧的更有 大树的精神

飘来的是云
飘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 皓月一轮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请不要责怪
有时 会离群索居
要知道
孤独也需要勇气

别以为 有一面旗帜
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
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东西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就这样划呵
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旅程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 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祝你好运

还没有走完春天
却已感觉春色易老
时光湍湍流淌
岂甘命运 有如蒿草

缤纷的色彩 使大脑晕眩
淡泊的生活 或许是剂良药
人,不该甘于清贫
可又怎能没有一点清高
枯萎的品格
会把一切葬送掉

祝你好运
愿你的心灵 和运气一样好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为什么 我却看到了霜叶的容颜
只因为那面美丽的镜子
打碎了
你的眷恋深深
在梦幻旁 久久盘桓

既然伸出双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么让昨日成为回忆
也成为纪念

人生并非只有一处
缤纷烂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许诺

不要太相信许诺
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
松果尽管美妙
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

机会,凭自己争取
命运,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
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选择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 走呵
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舒心的笑
是呵 是呵
我们的笑 能挽住云霞

可是,我不知道
当我们想笑的时候
会不会
却是 潸然泪下

叠纸船的女孩

他长大了
认识了一个
喜欢叠纸船的女孩
那个女孩喜欢海
喜欢海岸金黄的沙滩
喜欢在黄昏里的沙滩漫步

有一天
那个女孩漫步
走进了他家的门口

晚上,妈妈问他
是不是有个女孩子来过了
他回答说
没有,没有呵

妈妈一笑
问那个纸船是谁叠的

回答(4):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

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其先世为太原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高适(702-765),字达夫,德州莜(今河北景县)人

唐玄宗(685-762),一称唐明皇,姓李隆基,睿宗李旦之子,公元712年受禅即位,次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初期任用姚崇、宋景等贤相,政治清明,史称开元之治。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骆宾王(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沈亻全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王湾(?-750),今河南洛阳人

刘长卿(709-79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韩雄(左)羽(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

刘缭(右上部)日(704-745?),江东(今江西奉新)人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金坛(今属江苏)人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李益(748-827),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司空曙(约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郡治今河北永年东南)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

马戴(775-?),字虞臣,今陕西华县人

张乔(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韦庄(836-910),字端已,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

僧皎然(730-799),字清昼,本姓谢,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

崔曙(约704-739),宋州(今河南登封)人

皇甫冉(716-769)字茂政,今江苏丹阳人,先世居甘肃泾州。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薛逢(806-876?),字陶臣,今山西永济人,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

裴迪(716-?),关中(今属陕西)人。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今甘肃秦安人,一说为陕西略阳人。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河南沁阳人。早年寓居苏州,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李频(818?-876),字德新,今浙江建德人

西鄙人,西部边地的人民,故称为西鄙人。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杭州市人,余不详。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州(今浙江萧山)人

张旭(675-750?),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

王翰(约687-735后),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今河南洛阳人。

柳中庸(生卒年不详),本名淡,字中庸。今山西永济县人

顾况(约725-约814),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

朱庆余(生卒年不详),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

郑畋(约824-882),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

韩亻屋(844-约914后),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今陕西西安人。

陈陶(约812-885前),字嵩伯,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作岭南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

张泌(930-?),字子澄,今江苏江都人。曾任句容尉,南唐后主时官中书舍人。

杜秋娘,杜牧《杜秋娘诗序》云: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奇妾,后奇叛来,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娘为皇子傅母。皇子壮,封漳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

薛涛字洪度,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即公元770-832年),享年63岁。原籍长安,幼随父居成都,八九岁能诗,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回答(5):

1."诗仙"李白
代表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2. "诗圣"杜甫
代表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3.“诗佛”王维
代表诗句: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4.“诗囚”孟郊
代表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
5.“诗豪”刘禹锡
代表诗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6.“诗鬼”李贺
代表诗句: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湘妃》
8.“诗狂”贺知章
代表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9.“诗奴” 贾岛
代表诗句: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10. “诗骨” 陈子昂
代表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11. “诗家天子”王昌龄
代表诗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12. “诗魔” 白居易
代表诗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13. “五言长城”刘长卿
代表诗句: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 “杜紫薇” 杜牧
代表诗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15. “温八叉” 温庭筠
代表诗句: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碧涧驿晓思》
16. “诗神” 苏轼
代表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