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续写500字

2025-04-16 08:16: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话说这渔人出了桃花源,沿溪而下的时候,脑袋里就盘算着:我既然寻得了这一群深山之人,又是秦朝之后,如果禀报给太守,太守念我忠于晋朝定会给我不少的赏银。主意已定,渔人在沿途的桃花林中做了些许标记,又留心了四处的景致,心中更是得意,仿佛那白花花的银子已经到手。可他不知道,在暗处,有一个人惊出了一身冷汗:村中智者之言果不其然,此人贪得无厌,在受了村中人热情款待后既然还妄图利用他们讨得赏银,幸好自己被派出暗中跟踪,不然村中的事可就要泄露了。刚想上前将那奸人一举拿下,这人心中陡然一转,何不让他去禀报,再来个自食恶果。这位智勇双全的村中汉子,用草叶将渔人所作的标记如数遮掩,不留丝毫痕迹,然后又不动声色的跟在渔人身后。身上的衣服是村中的巧妇仿着渔人的衣服制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此人便跟随渔人来到一座府邸前,见渔人进去后不久,便有一大队人马跟随渔人来到那条溪边。但渔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明明标识的很清楚的标记,不知该带领他们往何处去了。太守手下的士兵一看渔人根本找不到桃花源的方位,以为他在欺骗太守,便把他暴打一顿,拿走了渔人从太守那得到的赏银,愤愤的走了。跟随而至的村中汉子看到眼前的一幕,心中大喜,连忙撑船回到了桃花源。
村中闻此人归来,群聚,听此人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心中大惊后分外叹惜,自此识外界之人心机深重,故下定决心,堵塞了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希望这之后再没有外界之人来此打扰。
但南阳人刘子骥自持品德高尚,愿往之,与桃花源中的人共享平静的生活,谁知还没启程就病逝于榻中。迷信之人便传言,那传说中的桃花源会诅咒想要前往的人。自那之后,再无人妄图寻得这仙境般的世外桃源,故世外桃源之地倒也得了清净,又是一代一代自给自足的生活下去了。

回答(2):

见我们四处张望,一位脸蛋红扑扑的妇女热情相邀:“喝点擂茶吧?”坐下来一聊,知道这秦人村的第一户人家,住的是秦伯军老人家和他的子孙们。他的两个儿媳妇就在家里开着擂茶馆,儿子在村里上班,维护着村里的旅游环境与秩序。
他的大儿媳妇王九枝说,“村里家家都这样,男人上班,女人卖擂茶。”导游小姐说,擂茶是桃源人的最爱,能不能做好擂茶,做好配茶的各色点心,是人们评价那家媳妇贤惠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
根据王九枝和导游戴小姐的介绍,是旅游让秦人村富起来的。原来耕种生活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了让游人们感受陶渊明描述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小山村生活景象,旅游管理部门要求他们仍然保持耕种传统。“是陶渊明的文章和开放,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曾经当过村长的秦伯军老人认真地说。
王九枝是1987年从山外嫁进来的,这个村子四面环山,没有出口。那个时候这个山洞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过。所以村民基本上不从洞里进出,只有她家偶尔从洞里钻出去。人们都是走另外一条路,翻山越岭去山外的镇上。那时候,一大早起来,吃中午饭的时候才能走到镇上。“现在可好了,只要半小时。”
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白天有游人好热闹,晚上游人走了好安静。”还有,就是这十年,秦人村的人开始富起来了,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现代化的好处,饭上吃完饭一家人围坐看电视,洗衣也用上了洗衣机。她和老弟嫂俩开的茶馆,一年下来除去一切开销外,还有万把块钱的节余。她还说,其他的9家收入也大抵相同,靠路边方便的好一点,也多不了多少。
世上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