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企业收入。
企业收入是指国有企业上交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从国有企业取得的收入。在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利润、折旧基金和多余流动资金等。目前主要是利润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利润、承包费、租赁费、股息、股金分红收入等。
而具体企业收入包括:
a。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本准则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b。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按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②解释一下,什么是所有权者的经济利益。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ies)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
综上所述,就不难理解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收到的注册资本金列实收资本科目,收到的资本溢价列资本公积科目,与企业经济利益无关,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例如:收到的投资、捐赠肯定不是企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