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辅导员有点像高中班主任,什么活动都是一把抓。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辅导员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专业性很差;比如有的学校要求新入校的教职员工要先做一年的辅导员,而后才能从事教学工作,虽然这可以使老师熟悉学生工作和学校的工作流程,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我们辅导员就是担任心理健康的课程,然后还要管着一大家子,也是蛮辛苦的,哈哈哈。
还有两个月我的辅导员生涯就满一年了。非常负责任的跟你讲,基本上全校所有部门的有关于学生的工作压到最后都是由辅导员执行,注意,是所有有关学生的工作,甚至是教学有些事也得通过辅导员做,全是苦力活,有时候要忙到晚上一两点。这地位够低么?!但是接触学生也是最广的,一名好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跟父母有的一拼,亦师亦友。设想一下走到楼下不停有学生跟你打招呼,吃个饭都有路过的学生请你喝一瓶饮料,有事第一时间找你商量,这都是为学生付出真心之后他们给你的回报。这地位够高么?!
我身边的朋友有的跟我说过他从上小学到大学遇到过很多势力的老师,我很庆幸,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遇到的老师,都很有责任感,也很负责。没想到到了大学,我曾经以为辅导员也会以前的老师一样,对同学关心,甚至更接近你的生活,毕竟以前的老师还要教授学业。可是大学四年,我们辅导员除了大一时候一个研究生学长给我们兼职过一段时间辅导员,其他的辅导员给我们的感觉总是一种高高在上,把我们看做麻烦的样子。不知道所有的大学是不是都是这样。
在我看来,辅导员在大学里面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可以说是一身份兼多职。比如:他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同时又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