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天气非常的寒冷。
宋太祖赵匡胤不知处于什么目的召来他的二弟晋王赵光义前来喝酒。
赵匡胤与赵光义虽是君臣关系,但是在骨子里流淌着赵家的血脉,自然非比寻常,屋内也就没有没有外人了。
更为关键的是,赵光义此时还是开封府的府尹,相当于现代的开封市市长。
他们谈了什么事情,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只是本不该留宿的晋王却留了下来。
谈话的进程我们只能从后代人的笔记中略观一二:
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事情是不是来得有些突然呢?其实不然,就在开宝九年的四月,赵匡胤在巩义祭拜了自己父亲后,说出了这个秘密:“朕意已决,迁都洛阳城。”
此言一出,天下震惊,此时太祖之弟、晋王赵光义从容说道:“迁都未便。”
赵匡胤说:“迁都洛阳也非长远之计,最好是迁至长安。”
赵光义“叩头切谏”,即拼死觐见以此来打消太祖迁都的念头。
赵匡胤又说:“我之所以想西迁,并无他意,只是要据山河之胜,守卫国都,这样便可以裁撤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
赵光义说:“国家之守,在德不在险。”
其实,赵光义所说的“德”是他已经收买了开封府的大小官员,成立自己的一套班子。如果赵匡胤执意迁都,那他所有的心血都付之一炬,胎死腹中。
窥伺帝位已久的赵光义或许正是借跟兄长喝酒的良机,痛下杀手,提前上位。
而所谓的迁都之事,则是成权利斗争的结果,或许当年的赵匡胤正是看出自己的弟弟此时已经尾大不掉,无可奈何对左右近侍说:“晋王所言,也有他的道理,我就听他一回吧。
只是,”太祖深叹了一口气,悠悠道出宋家江山的忧愁:“只怕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