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救母的华山救母

2025-03-28 09:48: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字彦昌)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三圣母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沉香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三圣母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圣母于山下穴中。三圣母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其父。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又窃得萱花神斧,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
沉香劈山救母故事流传已久,在民间广为人知。最早记载则是唐代戴君孚的《广异记》华岳神女一篇、失传的宋、元戏文《刘锡沉香太子》、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劈华山救母》,可惜这些戏剧均已亡佚。形成《宝莲灯》完整故事链的则是宝卷《沉香太子全传》所记载、真正定形是在小说《西游记》广为流传之后的清代(《二郎宝卷》编篡的桃山救母比劈山救母故事更晚,明显根据前传说和《西游记》小说、戏曲改造的,因为孙悟空、劈山救母故事才形成雏形,虽有二郎神和猿猴大圣的故事、戏曲,但民间传说没有桃山救母的痕迹。)真正流行则是在新中国建国以后。而根据沉香劈山救母改编的《宝莲灯》最广为流传。传说流传至今,故事内容有所不同,但主题不变的都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母亲。
福建南戏沉香太子劈华山与莆仙本风月锦囊.沉香的分析;这个版本的沉香劈山救母是明嘉靖三十二年演出的戏曲,其中所提到的二郎神并非是当时在戏曲中活跃的二郎神赵煜,而是华岳二郎,即华山神之子。  而此戏曲版本中,并未提及兄妹二人姓名,仅以二郎与三仙娘称呼,可见此时的兄妹二人并非后来的所谓杨氏。
而华岳三娘正式被称为杨氏则是在1959年河北安庆梆子戏宝莲灯中,这部戏曲里面;二郎神正式从赵煜变成了现在这位杨氏男子,并首次出现宝莲灯这个法器。  而宝莲灯这个法器,纵观今人杜颖陶整理的《董永沉香合集》中“沉香集”里收录的曲艺,只有两篇提到她有件护身法宝宝莲灯——宝卷《新刻宝莲灯救母全传》和弹词《宝莲灯华山救母全传》。但就这两篇曲目里,此灯也没有《宝》剧所描绘的那样了不得。  沉香劈山救母的开头,就明嘉靖三十二年南戏《刘锡沉香太子》中,开头是孙悟空与华岳二郎说将来会有一个七岁小孩来劈华山,从而惹怒华岳二郎,在天庭赴宴的时候迁怒铁拐李,同时,人间的三圣母对刘锡偶动凡心但并没有要下嫁的意思,而铁拐李则借此向玉帝奏请,让三圣母嫁与刘锡。三圣母接旨成婚,三日后送刘锡离开。  到这里,看三圣母对于这场婚姻的态度,颇有些公事公办的味道,可怜刘锡却是真的以为自己娶了佳人,等三天时间到了,三圣母跟他摊牌表明身份的时候,后面刘锡落第,归乡途中来到华山探望三圣母,对着其塑像诉说离别之情,但是他的身上带着三圣母送的宝物,差点被知府当贼抓了,后来三圣母说明详情,那知府就应着三圣母的话,把女儿嫁给刘锡。  随后在天上守南门的华岳二郎知道这事火冒三丈,回来二话不说把三圣母一顿打然后关起来。紧接着降龙罗汉投胎,沉香出生,沉香七岁寻母,铁拐李觉得愧疚收他为徒,送他八岁让他长成十五岁的少年并且帮助他救母,最终救出三圣母。  而清代十八世纪的沉香宝卷中,沉香救母的年龄则是十三岁。沉香劈山救母的年龄从最初的正太年纪七岁到后来的十三岁再到现在的央视版的二十岁,有种终于长大成人的感觉。  宝卷里面,收沉香为徒的不是铁拐李而是吕洞宾(小沉香跟八仙真是有缘分╮(╯▽╰)╭);吕祖赠沉香宝剑与华岳二郎+孙悟空决战并且从一边协助,最终沉香被华岳二郎欺骗,与三圣母一同关进深井,险些被烧死。幸得吕洞宾及时相救。最终三圣母与沉香(金龙转世)救下刘彦昌,王氏母子以后,玉帝下诏让母子二人重返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