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气沉丹田?拜托了,大家多告诉我点,如果谁有速学的话那就更好了,谢谢各位!

2025-01-07 05:32: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龙门派丹功,钟吕亲传,长春祖述,是道教命功修习的根本途径。这一功

法,因不多采用意念,故不存在出偏问题,其入手功夫已成为今天静功修炼的良

好方法,习称“道家功”。在国外,如日本、南洋等地,尤为提倡。龙门丹功源

于古昔,原先只在道门中传授,到了宋代,因吕祖倡“教外别传”之旨,开始对

知识界、文化界传授,因为知识分子善于写书,能将功理功法要领记录在文本上

,使之不致湮失,因此就留下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凡成道者,均须留下一些著

述,其做法往往是用诗词来表达功要领,采用一些隐语、譬喻,让人似懂非懂。

这样,既不完全泄露天机,又能提供内行炼功时参照,一举两得。现存明清时代

刻印的大量丹书,很多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成为一笔丰厚的道家文化遗产

。当然,真正习练起来,还靠师传面授,看书自学难以入门。
在道法昌隆的条件下,上一世纪龙门丹功在民间流传颇广,因炼功时以坐

式为主,时称“坐功”、“打坐”。练习者为了强身健体,多兼习拳术,故又称

静坐为“内功”,以便与打拳的“外功”相区别。由于现存丹书很少直截了当讲

授丹功做法,功理部分又常常故弄玄虚,尤其是具体入手步骤一段,基本上少有

谈论,故本文拟就个人所知,略加浅述,重在实用,对功理不再涉及。
尽管丹功号称“坐功”,其实练功时坐的姿势,并没有什么特殊讲究,虽

然需要盘膝而坐,但又盘、单盘、散盘皆可,秉“道法自然”之旨,即使随便端

坐在椅上(必须不倚不靠),也未尝不可。
这一功法虽属命功范围,实际上也兼有性功的要求。因为首先要培养习练者的定

力。即入座之时,须有耐心、耐力,至少要心平气和地坐上一刻钟到一小时,一

动也不动。盘脚而坐时,无论腿脚酸麻到什么程度,也要坚持下去。所以心浮气

躁、静不下来的人,最好先从外功练拳着手,预先把定力培养起来,而不必先习

静坐。
练功环境应该是比较安静的地方,四周需保持清洁,故以室内为佳。练功

时刻,除饭后半小时以内不宜习练以外,任何时候都可以,所谓“一日中,十二

时,意所到,皆可为。”
最重要的是练功时的心态,一定要保持高度平静,不能因喜怒哀乐而激动,也不

宜抱一时的浓厚兴趣来练功。如不想静坐时,决不要勉强自己。既然入座,就该

抛开外界一切杂务干扰,放下心中一切思想包袱。这时的思想意识,应该只有一

个目标,就是希求明心见性,其他一切,什么也不追求。
入座中最关紧要的事,在于努力排除杂念,什么东西也不要去想,因此头一关便

是这“止念”功夫。这一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艰难,要作到心如止水,

达到丹功所需的基本定力,要下很大功夫才行,而且不能着急。
丹书中介绍过几种入手方法,既能有效止念,又可增长功力:
1、回光守窍——静坐中眼皮下垂,仅开一线之光,隐约能看到

自己的鼻尖。既不开眼,也不合眼。内心则注意着两眉中间稍稍进入脑内的一个

部位。这个部位并不确定,因此不必认真去想,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这么一处地

方。这一做法称为“回光”。静定下来以后,可以将意识渐渐由脑部转入丹田(

胸腹之交)、下丹田(脐区),如果那里的某一处稍稍有一点感觉,即可将意念

固定在那个部位,谓之“守窍”。这里所说的窍,位置都比较模糊,也不必认真

去确定,大概在此即可。等到功夫深了一层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那窍的准

确位置,开始时决不要十分着意追求。用回光守窍这个办法,让心思放在练习守

窍一事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杂念干扰。
2、调息咽津——静坐中闭口,舌抵上腭,只用鼻孔呼吸空气。

这时要用耳朵细听自己呼吸的声音,要耐心地使呼吸逐渐渐变得又轻又细,乃至

听不到一点声音。到了这时,仍然要仔细的听下去,一心放在听息上面,便可排

除一切杂念,所谓“心息相依”。呼吸的理想方式,是用“内呼吸”。亦即练习

逆式(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收缩,呼气时小腹松开。如想较快进入这一状态

,有两种途径可走。一种是在吸气时,同时提缩肛门,则小腹自然就收缩;呼时

一放松,小腹和肛门也就同时放松了。如此松提九次,呼吸便可调整成腹式呼吸

状态,以后就不用再提肛了,所“一吸便提,气气归脐”。另一种办法是,当吸

气的时候,设想脐眼也同时在向内吸气,于是小腹就自然收缩了。逆式呼吸练习

到相当纯熟后,便可微微加进一种意念,即设想呼气的同时,外界元气随而充入

小腹,注入下丹田,成为药苗。这样,吸气之时便会感觉到那股元气,向上微微

升起。于是一呼一吸,几个内部的元气也在中下丹田之间一上一下,这就是内呼

吸,所谓“真人潜深渊,游浮守规中”。当然,这种升降情况决不能故意设想,

而是自然达到,也不是一天两就能出现,而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习练。在调息过程

中,口中唾液会逐渐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须轻轻咽下,但不可过快、过猛,所谓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3、全身放松——在刚刚入座时,先把身体任意摇动,使骨节松开

,坐稳以后保持最姿态,固定下来,便将倒向放松。一般是先松开双肩,不再耸

肩持力;然后再松腰背和颈部;于是其它部位,也随之放松而不着丝毫之力。静

定下来之后,内脏也就自然放松了。这一放松了。这一放松过程,不必多用意念

,与上述回光、调息配合进行。
按照前述方法,逐渐达到入静。在练功的全过程中,只有守窍一事,要时

时管照,所谓“勿忘勿助”。既不彻底忘掉守窍,也并非念念不忘守窍,一心只

放在丹田那里(在中、下两处,不须固定)。其他如放松、调息,当已经松开、

已经调和之后,就不用再去管那些闲事。
意守丹田区域时,眼睛内视此区,耳朵内听此区,心思注意此区,其他什么地方

也不去想。这种心态,在入座初期不难做到,心神也不难集中,可是时间一久,

意守的念头会逐渐懈怠,杂念思絮也会渐渐在脑中盘旋,注意力就没有开始那么

集中了。从这时起,思想上要保持一种警觉,所谓“只灭动心,不灭照心。”当

思想一开小差,自己要马上察觉到,立即拉它回来,所谓“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这种过程不妨反复进行,都无所谓。当练习纯熟以后,杂念会逐渐减少,反

复止念的次数也随之而少起来。如果实在心绪纷乱,可以采取反省的步骤,将眼

、耳、鼻、舌、身依次巡查一道:
1、 眼睛内视丹田没有?如没有继续注视,赶快再视。
2、 耳朵在听呼吸声音没有?如没有继续听,赶快再听。
3、 鼻孔有气息感觉没有?如没有注意,就接着让气息再轻微一些、再

静细一些。
4、 舌头顶住上腭没有?如没顶好,马上纠正。
5、 全身放松没有?如哪里有绷紧的地方,便立刻松开。
这样巡查一道之后,再接着止念、守窍,于是入静状态又继续保持下

去。如此进行,杂念会日渐减少,入静状态也能逐渐持久,功力慢慢提高了。
说到这里,笔者要补充一个枝节问题。通过勤练得到的“功力”,是真实

不虚的东西,得一分是一分,真正有袪病延年的实效。还有一样叫“功德”,平

时多做与人为善之事(属于性功修习范围),这对功力的增长有奇妙的作用,在

日常生活中应时时积累,不可偏废。再有一样叫“功能”,属于一种未知的能量

类型,人人具有,不过多数人不能随时开发出来,隐藏难用;但有一部分人比较

容易开发,稍回习练,就可显露,因而产生某些神奇的功效,比如透视人体,遥

视远景,逆知未来等等。自觉有此功能的人,决不可沾沾自喜,认为功力已经达

到了高深境界,实际上并非自己努力得来,也不能巩固,对袪病延年并无帮助,

更谈不上什么明心见性。初习人士务须注意,不可刻意追求“功能”的增长,而

要着力于“功力”的增加。
在入静过程中,又会有“昏沉”的毛病出现。心静下来以后,全身软绵绵

,似乎要打瞌睡。出现这种情况,或者由于身体疲劳,或者由于思想疲劳,要从

根本上解决。首先不能打盹,要把眼睛张开,休息一两分钟再继续坐;也可以起

身活动一会,再继续入座。重要的是,一直要保持平静的心态。
照此练功多日,丹田部位会产生一股暖气,随呼气时的元气注入下丹田而境强,

是为培育药苗,构成“还丹大药”的初基。如果在闭目坐中,忽有亮光出现,或

为一片,或为一轮,出现的部位,往往是在眼前、面前,谓之“玄关出露”,表

明功夫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进一步闯关通督,便有了条件。出现这些现象,一般

是在练功一百天左右,故称“百日筑基”。但这一过程各人并不一致,有人可能

不到一百天,有人可能超过一百天,甚至长达一年半载,总之不能去刻意追求,

也不能过分兴奋。欲速则不达,一着急,反而坏了大事。因为丹功的全过程,始

终本着“道法自然”的原则,这一点十分重要。
应该注意的是,男性在练功期中,会有****自发勃起的现象,道家称为“

活子时”,或称“产药”。此时要防止精液泄漏,万一发生****现象,谓之“倒

鼎翻炉”,好比炉中练好的丹药倒掉一般,故须“防危虑险”,但也没有必要过

分紧张。坐中应采取“吸抵撮闭”的方法:即鼻中吸气,闭目上视顶门,轻轻撮

提肛门,适当闭息,以意念引导浊精经过会阴、尾椎,沿脊柱上升,而达到脑部

,谓之“还精补脑”,或称“采小药”。这样,勃起现象自然消失,丹田会有活

力感觉,身心舒畅。日久天长,就有热力在脐部盘旋,是为大药产生,应当继续

习练,则这种热力会沿脊柱上升,冲破三关,通开督脉,那就是进一步功夫了。

丹书中讲的“安神祖窍,蛰藏气穴,采药归炉”,就指这一过程。活子时的出现

,常常是在午夜睡眼当中,这时应该穿衣起坐练功,不可大意。因为丹功修习日

久,精自充盈,须防漏泄。有人为了防止午夜漏精,在夜半子时(12点到1点)

主动起来打坐,谓之“守正子时”,如果成为习惯,又不影响正常睡眼,也不失

为一种好办法。活子时是丹功修习中的常见情况,比较普遍,过去因涉及隐私,

往往不去明说,丹书中也常用种种隐语,迂曲表达,所谓“说着丑,行着妙”,

于是有人曲解为房中术。实际上龙门丹功一直提倡清修,很不赞成房中所谓“双

修”,历代祖师均有明示。因一旦堕入色欲境中,心不能清,德不易积,即入静

也不容易。“性命双修”,只能理解为性功修养和命功修习。
龙门派丹功入手大致如此,谨依师说,供同道参考。若有谬误,亟盼指正

13865288来这个群吧

回答(2):

丹田在哪你知道吗,在脐下三寸的地方。气沉丹田要讲究全身放松。放松须自然,这是要领,心无杂念。
目平视,头顶平,颈微拨,颚内含,舌尖向人中搭桥,双臂自然下垂。如采坐姿,大腿平,双足平行,半坐
强调气息均匀细长不可急促。
过程中请不受惊吓
我们那时的男生有一小半练过,现在的男生上网还来不及,只恐没人练这个的了吧。

回答(3):

要在意识里把呼吸的气认为降到了脐下三寸,气息平缓,深沉,就是慢慢的深呼吸!

回答(4):

……如果有人给你说答案应该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