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怎么办

2024-11-17 21:02:5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已研制出猪蓝耳病油乳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采取下列综合性措施可以限制该病的发展。
(1)暂停引进新的种猪,可以遏制病毒感染新的易感猪而形成病毒循环,在本场集中发病时期过去之后,情况会稳定下来。据报道,有些猪体内携带病毒长达50天,并认为阳性猪的隔离期至少应达60天,因此,发病猪场暂停进猪的时限最少不能低于2个月。由场外引进猪的隔离观察期应达2个月。
(2)产仔舍、仔猪培育舍与其他猪舍应隔离开,产仔舍及仔猪培育舍应在上风向,包括自然风的上风向和本场人工排风的上风向。
(3)认真执行产仔舍与仔猪培育舍的全进全出制度,进行严密的空舍消毒工作。清群之后,空舍14天,第1~2天进行彻底清扫,用热水(>95℃)冲洗,先后用甲醛和酚类消毒剂进行消毒,在第12天再次用甲醛进行消毒。
(4)加强进出场消毒制度和隔离制度,经常进行带猪消毒和灭鼠工作。
(5)仔猪注意保温,加强营养,注意喂食维生素与电解质,及时应用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感染。
(6)母猪怀孕70天以前流产的,可尽快配种;怀孕70天以后流产的,应间隔至少21天以上再混群配种。

回答(2):

“蓝耳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1995年传入我国,1998年湖南省首次发现本病,现已在全国各地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毒主要侵害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尤以仔猪最易感,破坏了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抑制,易继发多种呼吸道疾病

本病度对寒冷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高温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较弱。例如,病毒在-70℃可保存18个月,4℃保存1个月;37℃48小时、56℃45分钟则完全丧失感染力;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流行特点】
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易感,但母猪和仔猪最易感,仔猪的死万率可高达80%~100%,肥育猪发病则温和。感染母猪能大量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含有病毒;耐过猪也长期带毒而不断向体外排毒。本病多经接触传播,呼吸道时其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本病传播迅速,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时,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等均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另外,本病也可通过垂直传播或交配感染。研究证明,公猪感染后3~27天和43天所采集的精液中均能分离出病毒,7~14天可从血液中检出病毒。用含有病毒的精液感染母猪,可引起母猪发病,在21天后可检出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怀孕中后期的母猪和胎儿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易感性最高。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平均为14天;而人工感染的则短,一般为4~7天。
(l)只饲养生长猪和肥育猪的猪场,发病率不高,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症为主征(似流感症状):体温升高到41℃左右,打喷嚏、咳嗽、流鼻液,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发生呼吸困难,有的可出现“蓝耳”一般不死猪。
(2)怀孕母猪全部出现厌食症状,随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和行走时四肢僵硬,接着大批流产、死胎、早产、产弱仔,一般可使全场怀孕母猪的30%,严重的可达70%,甚至80%的发病流产。母猪严重缺奶,甚至无奶汁。
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只发生一胎,对以后的配种、怀孕、产仔没有后遗症(已获免疫力)。
(3)乳猪:本病流行前已产的乳猪,其发病死亡率随日龄的加大而下降,10日龄以内死亡率为 80%~100%;10日龄以上一般为20%~50%。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
(4)生长猪和育肥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但比乳猪为轻。
(5)种公猪症状轻微,只表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喘沟(图1-14-4);昏睡、精神不振、厌食,精液品质明显下降,而且带病毒。
“蓝耳”这一症状,出现率只有12%左右,故不能作为本病的特征症状。
近年来发现“非典型PRRS”,其特点是在爆发之前多数牲猪接触过本病毒,并且这时在已开始免疫接种本病疫苗的猪可使公猪死亡率>5%,母猪死亡率>10%,持续2~4周。其毒力比以往的要强,且抗原性也不同,证明本病毒有不同毒株抗原性差异。

【病理特征】

病毒经呼吸道侵入肺脏后,虽然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并不被杀灭,而是在其中增生、繁殖,导致部分巨噬细胞破坏、吞食能力降低或丧失;随后病毒可随巨噬细胞侵入血液而侵害其他组织和器官。由于该病毒对巨噬细胞有破坏作用,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故常常引起各种不同形式的继发性感染。
剖检死于本病的仔猪,病猪可见其耳尖、四肢末端、尾巴、乳头和阴户等不部的皮肤呈蓝紫色;病程稍长者,可见整个耳朵、颌下、四肢及胸腹下均呈现紫色,耳壳等部的表皮有水泡、破溃或结痂,头部水肿,胸腔颌腹腔有积水。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发生于肺脏,主要以间质性肺炎为特点。眼观,肺脏膨满,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点状出血,尖叶和心叶部有灶状肺泡性肺气肿并见淤斑,肋膈面间质增宽、水肿,有红褐色淤斑和实变区(图1-14-5)。肺切面上见血管断端有凝固不全的血液,支气管断端有少量含泡沫的液体。镜检,肺组织以多中心性间质肺炎为特点。病初,炎灶内浸润多量巨噬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肺泡上皮和受累的支气管上皮脱落,肺泡膈的增生变化较轻,形成卡他性肺炎的变化(图1-14-6);很快,肺泡隔中的结缔组织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厚,肺泡腔变小或消失,被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变化(图1-14-7)。
其他器官的病变,除了一些非特异性变化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大或发生纤维素性坏死而引起的水肿;另一是于继发性感染的有关病变,如继发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时,则肺脏病变加重,常伴发有纤维性肺炎病变;继发链球菌或伪狂犬病时,则还出现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或非化脓性脑炎等变化。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多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并发或继发细菌性感染。
用阿司匹林片,每次内服3~4片(每片0.5g),每日2~3次,对减轻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疗效。试用板蓝根注射液和病毒灵注射液,似乎对减轻症状有一定作用,可继续扩大试验。 可用中药,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金银花、茵陈、虎仗、贯众各30g,煎汁或研细末拌少量饲料给仔猪和育肥猪内服,对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有一定作用。

【预防措施】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猪的抗病力等综合措施。
清除传染源:对有病或带毒母猪应淘汰;对感染而康复的仔猪,应专圈饲养,肥育出栏厚圈舍及用具应彻底消毒,间隔1~2个月再使用;对已感染本病的种公猪应坚决淘汰。
切断传播途径:设立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定时消毒,并且不留消毒盲区。猪舍应通风良好,经常喷雾、消毒,防止本病的空气传播。
免疫、加强营养提高猪的抗病力:提高猪的福利,给予合理营养的饲料,不用霉变饲料喂猪,在饲料中添加0.5%的肥猪专用保健品大壮素;搞好疫苗注射工作,免疫期间在饲料中添加1%的促面1号,以提高免疫水平。

【免疫注射】

据研究,感染本病而康复的猪,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能抵抗病毒的在感染。因此,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应用疫苗来预防本病。目前国外已研制除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类型的疫苗。一般认为弱毒苗的免疫效果较好,而灭活苗则更为安全。
我国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冻干苗(带有稀释液),经试用效果进口疫苗优良(推荐使用)。于配种前,公、母猪每头肌肉注射本疫苗2头份;18周龄以内的猪每头肌注1头份。本疫苗也可用于紧急接种。但弱毒苗中的弱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故怀孕母猪改用本病的蜂胶灭活苗,肌注4ml,隔3周,再肌注4ml。

回答(3):

蓝耳病病毒可以在康复猪体内带毒相当长的时间(180左右),所以,即使症状减轻也不能认为风平浪静,后面就会越来越平稳。一旦认定发生了蓝耳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继发感染。

必要的措施:
一、流行病学诊断,
1、剖解病猪,死猪;确认可能感染的病原。目前单纯的蓝耳病毒感染比较少见,多见的蓝耳病毒引起免疫抑制之后继发的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同时也会促进很多病毒性疾病的发病,如圆环,猪瘟等等。剖解病猪一定要仔细,选择的发病猪要广泛选择,多剖几头病猪能够有效的减少误诊的概率。

目前对于兰儿病毒,我们既没有非常有效的药物,也没有非常有效的疫苗。所以,找出继发感染的病原是控制猪场发病率,死亡率的关键。

2、在确定了继发感染的病原的基础上找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如果是细菌性继发感染:在饮水和饲料中投放光谱抗生素,选择对应的疫苗做普免,如果没有对应的疫苗可以找典型的病料做自家苗。

如果是病毒性继发感染: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可以使用商品疫苗进行普免。

3、对症治疗的措施
除了有针对的免疫和用药,常规的清热解毒的中药对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有一定帮助。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增强抵抗力,降低应激的中药,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清瘟败毒饮,双黄连等等。

4、管理措施
养猪过程中的应激是造成蓝耳病,尤其是高热病以及继发感染的重要因素。

1)首先要加强通风,保证猪舍温度,湿度适宜。夏天太热可以使用大型风扇加强通风,水帘降温等措施,母猪在限位栏可以使用皮管滴漏凉水到母猪颈部的方式帮助母猪降温。

2)其次加强疫区和猪场的消毒管理,保证全进全出,猪场的人员流动要严格限制,生产用具要严格消毒,使用区域严格限制,严禁串用。建立隔离栏,将病猪及时隔离。

3)加强免疫程序的优化和执行,保证免疫程序执行到位,减少免疫失败。

总结:

只要能搞做好以上几点,蓝耳病疫情一般是可以控制的,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PS:临床问题复杂,以上仅仅是概述,遇到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请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回答(4):

一。保护易感猪群
A.首选PRRS灭活苗(安全、不散毒)。
B.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拌料饲喂15-20天。
C.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饮水15-20天。
D.使用0.2%的过氧乙酸对猪群带猪消毒。
E.加强猪群的环境卫生工作。
二。治疗感染猪群
A.100ml清开灵注射液+头孢噻呋钠(按说明使用),每头肌肉注10ml,每日一次,连用2次。
B.复方花青素5克+阿司匹林1克+阿莫西林2克混合溶水500ML喂服,一天两次。
C.紧急加强接种PRRS灭活苗,使用建议量的2倍接种,间隔7-9天后再接种一次。
D.使用0.2%的过氧乙酸对猪群带猪消毒。
E.加强猪群的环境卫生。
三。猪群病毒净化
A.通过以上措施,一般猪群经过20天左右开始逐渐恢复,但恢复后建议给猪群接种一次猪瘟疫苗,按常规量接种。

B.继续使用复方花青素1000克+磺胺六甲氧800克+TMP300克/T,拌料饲喂9-10天.进行药效巩固加强,预防混合感染。
C.加强猪群消毒和栏舍卫生干净,做好定时驱虫和不用霉变饲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