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的十字交叉法怎么用?

用在什么情况下?分别代表什么?
2025-04-08 12:16: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可按M1n1+M2n2=M(n1+n2)计算的问题,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计算。   

式中,M表示混合物的某平均量,M1.M2则表示两组分对应的量。如M表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M2则表示两组分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n1.n2表示两组分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份额,n1:n2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时也可以是两组分的质量之比,判断时关键看n1.n2表示混合物中什么物理量的份额,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则n1:n2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如质量、质量分数、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则n1:n2表示两组分的质量之比。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求算:   

(1)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有关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4)有关平均分子式的计算;   

(5)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6)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十字交叉法计算的式子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