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主要是冷凝器散热不好,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升高,当压力超过高压控制器的设定压力时控制器会自动断开压缩机的控制回路的供电,使压缩机停机保护。
制冷剂过多:制冷系统中的冷媒量过多会导致压力过高,进而使系统失效。过多的制冷剂会增加系统内部的压力,对制冷系统的管路和组件造成损坏,并可能引发冷却剂泄漏和系统故障,最终使压缩机停机保护。
制冷剂混合:不恰当的制冷剂充填、混合或系统维修中使用的错误材料可能导致不同的制冷剂产生反应,进而引发高压过高。
冷却水问题:冷却水进口温度很高、冷却水流量太小、冷却塔风机不转或散热效果差,以及冷却塔能力太小与设备不匹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冷却效果不佳,从而使冷凝器散热不良,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当压力超过高压控制器的设定压力时,控制器会自动断开压缩机的控制回路供电,使压缩机停机保护。
冷凝器问题:冷凝器内可能有较高的不凝性气体(如空气)压力,或者冷凝器内有水垢导致换热效果差,这些都可能使高压升高。此外,系统内制冷剂循环量过多,冷凝器的管道被制冷剂过多占据,也可能导致高压升高。
压缩机和温控器故障:压缩机故障或温控器故障也可能导致制冷系统高压过高。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故障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温控器作为控制制冷系统运行的重要设备,其故障同样可能导致系统高压异常。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及故障分析
在制冷装置的日常运行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容易发生故障,要求操作人员能迅速正确地判断并能妥善排除故障。
制冷压缩机可能发生的故障其种类和原因很多,仅将其常见故障、危害、产生的原因分叙如下:
l、压缩机不能正常启动运行
(1)供电电压过低;电机线路接触不良;
(2)排汽阀片漏气。造成曲轴箱内压力太高;
(3)能量调节机构失灵;
(4)温度控制器失调或发生故障;
(5)压力继电器失灵。
2、压缩机启动、停机频繁:
(1)由于排汽阀片漏汽,使高低部分压力平衡,造成进汽压力过高;
(2)温度继电器幅差太小;
(3)由于冷凝器缺水造成压力过高,高压继电器动作。
3、压缩机启动后没有油压或运转中油压不起:
(1)油泵管路系统连接处漏油或管道堵塞;
(2)油压调节阀开启过大或阀芯脱落;
(3)曲轴箱油太少;
(4)曲轴箱内有氨液,油泵不进油;
(5)油泵严重摩损,间隙过大;
(6)连杆轴瓦和曲柄销,连杆小头衬套和活塞销摩损严重;
(7)油压表阀未打开。
4、油压过高
(1)油压调节阀未开或开启太小;
(2)油路系统内部堵塞;
(3)油压调节阀阀芯卡住。
5、油泵不上压
(1)油泵零件严重摩损,致使间隙过大;
(2)油压表不准,指针失灵;
(3)油泵部件检修后装配不当。
6、曲轴箱中润滑油起泡沫
(1)润滑油中混有大量氨液,压力降低时由于氨液蒸发引起泡沫;
(2)曲轴箱加油过多,连杆大头揽动润滑油引起。
7、油温过高
(1)曲轴箱油冷却器没有供水;
(2)轴与瓦装配不适当,间隙过小;
(3)润滑油中含有杂质,致使轴瓦拉毛;
(4)轴封摩擦环安装过紧或摩擦环拉毛;
(5)吸、排汽温度过高。
8、油压不稳定
(1)油泵吸入有泡沫的油;
(2)油路不畅通。
9、压缩机耗油量过大
(1)油环严重摩损,装配间隙过大;
(2)油环装反,环的锁口安装在一条垂直线上;
(3)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大;
(4)排汽温度过高,使润滑油被气流大量带走;
(5)曲轴箱油面过高;
(6)油分离器的自动回油阀不灵,油不能自动回曲轴箱而被排走。
10、曲轴箱压力升高
(1)活塞环密封不严,造成了高压向低压串气;
(2)排汽阀片关闭不严;
(3)缸套与机体密封面漏气;
(4)曲轴箱内进入氨液,蒸发后致使压力升高。
11、能量调节机构失灵
(1)油压过低;
(2)油管堵塞;
(3)油活塞管住;
(4)拉杆与转动环安装不正确,转动环卡住;
(5)油分配阀装配不当。
12、排汽温度过高
(1)冷凝压力太高;
(2)回汽压力太低;
(3)回汽过热;
(4)活塞上死点余隙过大;
(5)缸盖冷却水量不足。
13、回汽过热度过高
(1)蒸发器中氨液太少,供液阀开的小;
(2)回汽管道隔热保温不良或保温层受潮损坏;
(3)吸汽阀片漏气或破裂。
14、排汽温度过低
(1)压缩机湿冲程;
(2)中冷器供液过多。
15、压缩机吸汽压力比正常蒸发压力低
(1)供液阀开启太小,供液不足,因而蒸发压力下降;
(2)吸汽管路中阀门未全开;
(3)吸汽管路中阀门的阀芯脱落;
(4)系统中液氨量不足,虽然开大供液阀,压力仍不上升;
(5)吸汽过滤器堵塞;
(6)回汽管路有“液囊”现象;
(7)回汽管太细。
16、压力表指针跳动急烈
(1)系统内有空气;
(2)压力表指针松动;
(3)表阀开启过大;
17、压缩机排汽压力比冷凝压力高
(1)排汽管道中的阀门未全开;
(2)排汽管道内局部堵塞;
(3)排汽管道设计不合理。
18、压缩机湿冲程
(1)供液阀开启过大;
(2)启动时吸汽截止阀开启过快;
(3)冷库融箱后恢复正常降温时吸汽截止阀开启太快;
19、汽缸中有敲击声
(1)活塞上死点余隙过小;
(2)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孔间隙过大;
(3)吸、排汽阀片固定螺拴松动;
(4)假盖弹簧变形,弹力变小;
(5)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大;
(6)润滑油过多或不干净;
(7)阀片断裂掉入汽缸中;
(8)液氨冲入汽缸产生液击。
20、曲轴箱有敲击声
(1)连杆大头瓦与曲柄销间隙过大;
(2)主轴承与主轴颈问隙过大;
(3)开口销断裂,连杆螺母松动。
21、汽缸拉毛
(1)活塞与汽缸间隙大小,活塞环销口尺寸不正确;
(2)吸汽中含有杂质;
(3)润滑油粘度太低或有杂质;
(4)排汽温度过高,引起油的粘度降低。
22、轴封漏油严重
(1)装配不良;
(2)动环与固定环摩擦面拉毛;
(3)橡校密封圈老化或松紧不适当;
(4)轴封弹簧力减弱;
(5)固定环背面与轴封压盖不密封;
(6)曲轴箱压力过高。
23、轴封油温过高
(1)润滑油不足;
(2)润滑油不干净;
(3)动环与固定环摩擦面压的过紧;
(4)主轴承装配间隙过小。
24、活塞在汽缸中卡住
(1)润滑油低劣,杂质多;
(2)汽缸缺油;
(3)汽缸温度变化剧烈;
(4)活塞环搭口间隙太小。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
1、检修的时间和内容
根据压缩机的累计运转时间和压缩机的完好状况,定期对压缩机进行检查,小修、中修和大修。
压缩机投入运转的初期阶段,一般应检查气阀零件、缸套镜面和连杆大头瓦片磨合情况,检查阀片和气阀弹簧是否断裂,更换冷冻油.清洗吸气过滤器、油过滤器和曲轴箱。
当压缩机运转3000~4000小时后,应进行小修。即拆卸活塞连杆组件,更换活塞环。拆卸气阀组件,更换严重摩损的阀片和气阀弹簧。检查并消除气缸、大头轴瓦工作表面上的拉痕。拆卸检查轴封,研磨工作平面,更换胶圈。
当压缩机运转8000~10000小时后,应进行中修;除检查小修项目外,还应拆卸、检查更换严重磨损的活塞销、大小头轴瓦、小头衬套。研磨内阀座和外阀座的阀线。拆卸检查油泵等。
当压缩机运转20000小时左右时,应将压缩机进行大修,即将压缩机完全拆开,检查所有的零件,更换严重磨损的零部件。
2、拆卸压缩机应注意的事项
(1)拆卸之前应将压缩机抽空,曲轴箱压力应在0.05MPa以下。关闭机器与高低压系统连通的有关阀门,切断电源。将放汽阀接好塑料管或橡皮管通向室外,开启放汽阀,将微量的余氨盲接放出室外。
(2)拆卸静配合的零件,要注意方向,防止击坏零件。对固定位置不可改变方向的零件,做好标记,以免装错造成事故。对体积小的零件拆卸后.要及时清洗并装在有关的部件上。
3、零件的检查与修理
活塞式压缩机的检查工作,在零件拆卸过程中是伴随的。对零件测量的部位和摩损情况认真检查,若发现问题,应找出原因提出修理方法。
(1)活塞上死点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测量间隙通常是用软铅块或保险丝的方法进行。将保险丝几根拧成20~30mm长的长条,放置活塞中心顶部,装好排汽阀组,假盖弹簧和汽缸盖,并拧紧几只汽缸盖螺母,转动联轴器2~3周,然后拆下汽缸盖和排汽阀组,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被压扁的软铅条的厚度,即得出间隙数值。不同压缩机的死点间隙不同。因此,当机器在中、大检修时,必须对间隙进行测量和调整。
如间隙超过规定,常是由于连杆大头轴瓦、小头衬套和活塞销以及曲柄销等磨损严重而引起的。当间隙大到不允许的范围时,必须更换新的零件。若间隙是汽缸套纸垫引起的,在装配时应进行调整。
(2)吸、排汽阀组的检查与修理
吸、排汽阀的检查:
a、检查吸、排汽阀片开启度是根据汽阀类型,可用塞尺或深度游标尺进行测量。阀片开启度是设计确定的,与机器转速有关,一般转速低则允许开启度大,反之,转速越高则开启度越小。其具体数值可参考各压缩机生产厂的说明书。
若测量的间隙比正常间隙大0.3~0.5ram时,应更换新阀片。阀片的密封面磨损成明显的环沟,沟深达0.2mm或磨损量达原来厚度的1/3时,必须更换新的阀片。
阀片的损坏往往是被击碎,阀片被击碎往往与其材质有很大关系。
检查内阀座的密封面磨损度,如磨损度达0.3mm以上时,修理或更换新的。内阀座底部应无撞击痕迹。
检查外阀座的密封面磨损量与上述相同,同时检查底部与汽缸套接触的座面,不允许有斑点或条状的黑痕迹。
检查假盖应无裂纹现象,否则,必须更换新的。检查弹簧座孔的磨损情况。汽阀弹簧的弹性减退或损坏,都应更换新的。
b、检查汽缸套的磨损情况,主要检查汽缸套与吸汽阀片接触的密封面,不允许有斑点或沟痕,如深度小于0.2mm沟痕时,可用研磨方法修复,沟痕深度达0.3mm以上时,应更换新汽缸套。检查汽缸套与阀座的接触面,不允许有斑点或条状的黑痕迹。
c、检查活塞与汽缸套壁的间隙。主要测量活塞与汽缸套的配合面时,用塞尺在活塞的环部及活塞的裙部(活塞径向前、后、左、右四个点)进行测最(两侧放入塞尺),如间隙过大,可采用四个点一起进行复测核时,量出实际磨损数值分析原因。
活塞和汽缸套的间隙与制造金属材料和选择润滑油的性能,以及机器转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设计时一般都有规定数值,通常选用相当于活塞直径的千分之一的数值。
d、检查汽缸套,测量汽缸套磨损时使用量缸表或用内径干分尺测量汽缸套的磨损数值。
系列制冷压缩机的汽缸套内表面磨损量为1/250缸径时,最好更换汽缸套。磨损量为l/200缸径时,必须更换。其椭圆度大于最大磨损总量的1/2时,亦应更换汽缸套。
吸、排汽阀的修理:
a、阀片的修理。阀片的密封面稍微不严,或有微小的斑点时,可放在平板或玻璃板上,用粗细不同的研磨剂进行研磨,研靡时研靡剂和润滑油应调成稀浆糊状。阀片绕园形或"8"字形研磨,在研磨时必须保持水平,用力均匀,直至色迹分布均匀,再用润滑油光磨,磨光后。用煤油冼净,与内、外阀座组合,用煤油注入阀片的通道处,3~5min不漏,即说明阀片与内、外阀座的密封良好,可以使用。
b、内、外阀座的修理,内、外阀座的密封面如有斑点或轻微的拉痕时,可置于平板或玻璃板上涂上研磨剂进行研磨修复。外阀座座面,如有斑点或条状的黑痕迹时,可将汽缸套放置在机体的座孔内,与外阀座座面用研磨剂进行对磨方法修复。
c、汽缸套密封面的修理。汽缸套座面稍微不严密或有条状的黑痕时,可置于平板或玻璃板上,用研磨方法修复,若汽缸套座面是被破碎的阀片压伤,则用研磨方法给以修复,此时应将汽缸套上车床车削,然后用研磨(精磨)方法修复,若车削有困难,可用轴承合金填补方法修复。如阀密封面损伤,用研磨方法消除有困难时,可用车削方法修复,但应注意阀密封面与凹槽平面的深度。
d、汽缸套(汽缸)拉毛的修理。汽缸套内壁面有轻度拉毛时,可用细度半圆油石和280号以上的金相砂纸沿缸壁圆弧方向往复擦磨,打击毛刺。个别较深的拉痕不一定都要打平,以免形成椭圆造成漏气,只要用手触拉痕边感觉光滑,即为合格。
若汽环和油环的非工作表面拉毛较深,其深度达1.5mm。宽度为3~5mm时,可用镀轴承合金附层方法填补。当在活塞环的工作表面处拉毛深度超过上述尺寸时,必须换新汽缸套。
(3) 活塞和活塞环的检查与修理
活塞和活塞环的检查:
a、检查活塞的磨损情况。根据活塞直径的大小,可用不同规格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其磨损程度。
b、检查活塞环。测量活塞环的弹性是否足够。一般活塞环直径在40~100mm时,弹力为(1.08~1.37)×105Pa;100~300mm,弹力为(0.49~1.08)×105Pa。如果弹力降低到原有值的25%时,应即更换。油环的弹力约比活塞环小一半。
检查活塞环锁口间隙时。将活塞环水平放置在汽缸套内,用塞尺测量其锁口间隙,其值一般为O.3~0.5mm,如超过正常值的1~2倍,必须更换新的。
用塞尺测量活塞环与环槽高度之间的轴向问隙,正常值一般为O.05~0.95mm。如超过其间隙一倍以上,应更换新的。
用游标卡尺或外径千分尺测量活塞环厚度,若活塞环厚度为4.5mm,其外圆面的磨损达O.5mm时,应更换新的。
活塞和活塞环的修理:
a、活塞的修理。活塞更换时,应考虑它的动平衡,同一机器上各个活塞质量的差别不宜大于3.5%~5%。活塞常见的问题是外表面拉毛、磨损或活塞体出现裂纹以及活塞销孔的磨损。
活塞外表面拉毛与汽缸拉毛的修理方法相同。如产生裂纹或裂痕,则应更换新的。
若铸铁活塞磨损过多。需要恢复原来尺寸时,应据其直径的大小,可在活塞外表面镶上宽窄相当的磷青铜条,然后进行修复。
活塞销孔需修理时,要保证孔的尺寸及其同心度,以及活塞轴线的垂直度等。通常用铰削方法将活塞夹持在固定架上进行修理。大型的活塞必须用特制铰刀在机床进行。
b、汽环和油环的修理。汽环和油环磨损后,会造成压缩机制冷能力下降,润滑油耗量增加。常见的活塞环损坏皆为锁口间隙增大和弹性丧失。如果活塞环失去了弹性,可以将活塞环放在台虎钳上,并垫上棉橡胶板夹牢,在活塞环背面用锤隔一定的距离进行冲眼,以暂时恢复弹性,待有零件时再予更换。
由于高温高压和润滑条件的恶化等原因,会使活塞上部的第一道汽环磨损严重。在更换时,可以把表面磨损较少的汽缸调至上部第一道环,而将新活塞环装在下面使用。
换新环时,应将活塞环水平放在汽缸套内。并用圆盖板遮住活塞环中空内圆,把灯光放在汽缸套下部,然后观察与缸壁的接触情况,如圆周的漏光弧长总和不超过60。,在环的锁口两侧30。范围内不允许漏光,而漏光处的问隙在0.04mm以内者为合格。
(4) 活塞销和连杆小头衬套的检查与修理
活塞销和连杆小头衬套的检查:
a、用塞尺测最活塞销与小头衬套径向间隙。当衬套内孔直径40~50mm时,间隙为O.035mm;直径60mm时,间隙为0.05~O.07mm。小头衬套的磨损量达0.1mm时,应予更换。
b、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销子直径的上、下和左、右各两点问距离的差值,其椭圆度应在销子直径的l/1200以内,如椭圆度达0.1mm时,应更换新活塞销。
活塞销和小头衬套的修理
a、活塞销的修理。当活塞销表面渗碳层有裂纹、裂痕或脱落现象时,则应报废。直径磨损,可采用镀铬法等进行修理。修复后的活塞销,其椭圆度和圆锥度不大于O.005mm,硬度HRC57~67。
b、小头衬套的修理。小头衬套的磨损超过极限尺寸或有较严重的拉毛,应换新的。如为轻微拉毛,可用280号以上的砂纸打去毛刺。更换新衬套时,因衬套的外径比连杆小头座孔的内径大不易装配,可将衬套的外径约长度1/5左右用砂纸打磨,使衬套插入小头座孔内,同时应注意油槽的方向,使油槽与杆身中心线成45。,用螺旋式工具将衬套压入。
衬套压入后,其衬套内表面通常留有微小间隙,一般为O.04~0.06mm。该间隙靠修整保证,一般采用铰刮或砂纸精加工。
(5) 连杆和连杆螺拴的检查与修理
连杆和连杆螺拴的检查:
a、检查连杆大头轴瓦中心线与活塞销中线的平行度。合格的连杆,在销子的每100mm长度上,不得超过O.03mm的倾斜度。
b、检查螺拴的螺纹、螺拴颈部以及过渡圆角处有无裂纹,有裂纹时则有渗油的黑印。这时应更换。如发现螺纹和螺母配合松驰或螺纹产生残余变形超过螺拴长度的2/1000以上时应更换。
连杆的修理:
连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连杆螺拴损伤、松动、修理以及操作不当等。而导致连杆发生一些故障。如发现连杆体有裂纹、弯曲、扭曲等现象,必须更换新的。
若连杆大头座孔的剖分面损伤时,可用细锉修整或砂纸打光。剖分面经修理之后,表面不得偏斜,相互保持平整。否则引起连杆大头轴瓦倾斜密损,而导致连杆螺拴应力集中,发生严重事故。
(6)主轴承和连杆大头瓦的修理
系列压缩机的连杆大头轴瓦,都采用薄壁轴瓦。其合金层很薄,一般不允许刮拂。若瓦面有细砂粒或轻微拉毛.可用三角刮刀轻轻刮拂,把高出瓦面的砂粒和拉痕部分刮去,然后用帆布打光。瓦上油孔周围的毛刺及飞边要刮去,并洗净待装配。如拉毛严重时必须更换。
当主轴承拉伤严重时,应更换新的。更换时应注意与主轴的配合间隙,并进行适当的刮研。
(7)曲轴的修理
修理主轴颈、曲柄销的椭圆度和圆锥度时,可将曲轴上的油孔用布条堵住,用细油石或油光锉修整,再用280号以上的细砂纸打磨,最后用帆布拉光。在修理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轴颈根部的过渡圆角。如出现轻微拉毛现象,也可用上述方法进行。
(8)轴封的修理
如固定环与活动环密封面接触不良,即造成拉毛现象时.将密封面损坏的环置于平板或玻璃板上,进行细磨和精磨,细磨时用400号研磨剂。精磨用油光磨,达到无拉痕和要求光洁度为止。
如密封胶圈老化或碎裂则应更换新的。
(9)卸载装置的修理
一般卸载装置出现的故障有油活塞与油缸因脏物卡住,顶杆压死阀片,弹性圈脱落等。
油活塞与油缸表面拉毛时。用细砂纸打光。拉杆的凸圆磨损时,可用堆焊方法修理,然后用车削方法恢复原来的尺寸。当转动环凹槽与拉杆凸圆接触过紧时,用细锉修整转动环的凹槽,直至灵活转动为止。顶杆长度超过原来尺寸时,可用细锉修整多余部分,顶杆过短则应更换。
对于单机双级高压的卸载装置,应检查“0”型密封圈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