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的,期末考试,闭卷,谁有常出的辨析题及答案,发一下,谢了,感激涕零……!

2024-11-03 15:27:3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主要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式: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意义:⒈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和灭亡中国图谋。(中华民族进行的英勇斗争是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瓜分和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 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⒊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⒋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2)教训:⒈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 ⒉必须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注意经济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的提高。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意义:⒈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⒊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⒋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⒌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失败原因:A、从主观上看:⒈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⒉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妄图以虚幻的力量代替农民起义者的努力,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⒊没能正确对待儒学,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失败原因: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缺陷。 ⒉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⒊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封建式的管理。 (3)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意义:⒈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⒉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⒊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教训:⒈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⒉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进行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争)(1)必要性:⒈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而且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⒊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   (2)正义性: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3)进步性: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三民主义学说: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要求中国民族解放,各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民权主义(政治革命)的内容是“创立民国”,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要求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⑤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⑥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2)失败原因: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3)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辛亥革命引起的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5)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⑴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⑵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⑶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⑴历史特点: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的人民运动。⑵背景: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一次大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人民的强烈的反对。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⑴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⑵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⑶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⑴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⑵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⑶教训: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国名党政权的性质: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⑴必要性: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由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而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敌人占据着我国发达的大城市,手中掌握政权和财富以及庞大的反动军队。而另一方面,我们的革命队伍相对还比较弱小,手中没有政权,也没有足够的武装与反动派进行斗争,这些就决定我们不能像苏联的十月革命那样以城市暴动的方式来夺取政权,必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革命道路。⑵可能性: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相当力量红军存在 3.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5.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⑴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实际上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避免了中国革命遭到更为严重的损失。 ⑵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改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⑶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所以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长征精神的内涵: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的精神;紧紧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土地革命战争的挫折:原因: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实行左倾的干部掌握了领导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病菌投掷器,活体解剖,慰安妇);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路线: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2)方针: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从资源上和战争性质上进行论述。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2、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质。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1)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胜利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⒈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⒊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⒋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为新中国而奋斗
国民党政权陷入包围中的原因:⑴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严重丧失人心。⑵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1)原因: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2)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鸦片战争后,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所进行的救亡运动都失败了。(2)马克思主义后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为进行现代化建设而进行的制度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然性:⑴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⑵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⑶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⑷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2.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1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6.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具体过程: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
17.抗战中中共对中间势力的策略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中共对地方实力派采取争取的策略。具体的方式是:(1)发展壮大共产党,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取得胜利。
18.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战略相持阶段,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1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停止敌对性行动。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所以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并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这样做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1.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在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实现了双方的停战。
2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1)战前,国民党统治集团破坏了政协协议,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把自己放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同时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增强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并且,经过努力,中国人民争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的暂息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战时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有了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我党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因而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逐渐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进而发动总攻击溃国民党。
  (3)战时在政策上,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使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使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以学生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回答(2):

中国近代史在大学是一门常见的课程,历史悠久的中国有很多历史事件发生,考试问题可以在网上搜一下

回答(3):

一、简答题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1)民权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
2.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1)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洗礼,积累了经验。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
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答:3方面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3)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逐步完善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度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回答(4):

一般就是课后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