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4-11-04 22:57: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影响因素:
  嫌改1.政策方案
  在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诸多因素中,首先一个因素就是政策方案本身。这是因为,如果政策方案本身存在问题,必然给政策执行带来困难。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等都会对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2.政策执行主体
  作为政策执行的一部分,从执行机构到个体的执行人员,乃至整个政策执行体制,都有可能对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3.政策对象
  政策最终要作用于一定的政策对象才能发挥其分配价值和调节人们行为的功能。也就是说,政策的目标能否实现,不是政策制定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是政策执行者所能完全左右的,最终取决于政策对象是否誉者启顺从政策。概括起来说,政策对象顺从政策的原因有:利弊衡量、避免惩罚、政治社会庆如化、政策合法化、顾全大局观念、道德压力、情势变化等;不顺从的原因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冲突、利益冲突、同类团体的影响、舆论影响等。
  4.政策执行环境
  所谓政策执行环境是指政策执行过程置身其间的各种自然与社会因素的总和。自然因素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面积大小、气候条件等,都有可能对政策执行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自然条件变化,如出现自然灾害,或者科技进步等,都会带来政策执行的新的变数,从而增加执行难度。

回答(2):

结合中国的实际,可将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划分如下:(1)职业团体。(2)群众团体。(3)工作团体。

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因而它们的这类活动也是我国人民群嫌带仿众有组织地参与和影响我国政策制定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党和国家的政策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获取他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党和政府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总要征求有关群众组织的意见。工、青、妇群众组织还通过建立自己的全国、地方和基层组织,把工作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基层单位中去,在不同的决策层次上参政议政,努力把普通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反映给党和政府,同时又团结和组织群众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
由于传统的全能政治的影响,芹纤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是不太成熟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各种利行燃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