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试卷技术第3版试卷或复习资料

2025-04-16 05:38:1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复习
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
仪表的准确度的意义
二、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根据特点判断
随机误差:计算方法
平均值、剩余误差(残差)、标准差估计值的计算
粗大误差:
判别方法:莱特准则
绪论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的分类
按性质:时域、频域、数据域、随机域
按测量方法:直接、间接、组合测量
电子测量的特点
速度快、频率宽、动态范围大等。。。
第一章 误差理论与测量结果处理
一、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修正值
相对误差
第二章 误差理论与测量结果处理
三、测量误差的合成和分配
测量误差的合成
传递公式:绝对误差、相对误差(Page14 2-19,2-20)
系统误差的合成(Page17 2-23……2-26)
误差的分配
等准确度分配和等作用分配的意义以及使用条件
四、测量数据的描述与处理
整理:有效数字表示法
等精度测量结果的整理步骤(Page 22)
第五章 电压测量
一、交流电的表示
有效值、平均值、峰值
波形因数、波峰因数
二、电子电压表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类:有效值、平均值、峰值,正弦有效刻度
三、数字电压表
主要指标的意义:位数、分辨率等
数字万用表的原理:把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等量变换为直流电流电压量,再利用DVM 测量
逐次逼近&双积分
第五章 电压测量
四、电平的测量
功率电平:绝对、相对(dBm)
电压电平:绝对、相对 (dBv)
功率电平&电压电平(600)
电平测量方法和刻度(P81)
五、失真度的测量
线形失真&非线性失真
失真度的定义
用失真度一测量失真度方法
第六章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
一、频率与周期的概念
二、电子计数器的应用
理解测量的原理、掌握原理图,误差的组成以及计算方法
第七章 测量用信号源
一、分类
低频信号发生器
高频信号发生器
函数发生器
合成信号发生器
扫频信号发生器
二、低频信号发生器
结构图(P103)、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P127,7.2)
三、高频信号发生器
LC振荡器的原因
四、函数发生器
波形的种类(正弦、三角、方波)
第七章 测量用信号源(1)
五、合成信号发生
直接合成法、间接合成法
P116 ,图7.21
六、扫频信号
扫频法测试原理(与点频法对比)*
P134,7.12(P124,图7.32,P107,图7.8)
第八章 示波测试技术
一、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的三大组成部分:P140,图8.1
阴极射线示波管
栅极、阳极(亮度、聚焦)
偏转系统
图像显示原理
X、Y施加不同电压时所显示的图形
扫描(扫描电压、正程、逆程)
同步
不同步时所显示的图像
触发
连续扫描、触发扫描
第八章 示波测试技术
二、通用示波器
垂直通道
衰减器结构(补偿)
延迟线的作用
水平通道
触发源
P150,图8.14
触发耦合方式
扫描触发方式
触发极性和电平
第八章 示波测试技术
三、多踪示波器
多波形的显示方式
交替(Alt)与断续(Chop)
X-Y方式与扫描方式
四、示波器的使用
探头的使用
交直流电压的测量
频率和时间的测量
李莎如图形
P181,8.9、8.15
第九章 频域测试技术
一、频率特性测试仪
扫频仪的测量原理
用扫频仪测量幅频特性、通频带、Q值(计算)
二、频谱分析仪
频谱仪的分类
外差式频谱仪的原理
第十章 数据域测试技术
一、分类以及用途
简单测试设备
逻辑分析仪,等等
二、逻辑分析仪
与示波器的区别
通道
内容
示波器:模拟特征
逻辑分析仪:逻辑值(1,0),由电压阀值决定
设置
定时(时钟)获取和状态获取
存储器的存放方式:先进先出(队列)FIFO
显示方式:波形。。。。。
第十二章 计算机测试技术
一、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虚拟仪器
二、智能仪器
基本组成(P240,图12.1)
核心:CPU, 通信:总线
与外通信:GPIB
三、自动测试系统
组成:(P209,图11.3)
各仪器可以独立工作
由上位机控制
通过GBIP等总线通信(与智能仪器对比)
个人仪器:
个人计算机+专用板卡
四、虚拟仪器
计算机软件+数据采集(仪器、专用设备

回答(2):

看这个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