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钱搞VLS用的鱼叉啊,鱼叉是神盾舰时代之前的东西,基本没有考虑VLS的问题。虽然计划中一直有兼容VLS升级的考虑但是从来没有拿钱出来实现,明显冷战以后鱼叉不是什么高优先度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弹径也是相当大的,虽然比战斧小但是一样要自己占用整个VLS单元,而压缩到一个单元容纳4发也是不可能的,长度也不长,相比就很浪费空间了。而且很长时间以来米国都没有要纯VLS船,包括SM-2ER这样更长的导弹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够装到VLS里,所以你可以看到提康德罗加级保留了SM-2的双臂发射器。直到先进的阿利伯克级和更先进的Zumwalt级。目前来说以阿利伯克级的隐身技术来看装几个箱形发射器还不要命,但是在Zumwalt级上这个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至于高度完全不是考量范围,战斧这种更大的导弹在转到水平飞行之前只上升了不到100m,这最多让地平线距离增加20,30公里,而且只有在下降到巡航高度前的一瞬间正好被雷达照射到才有一点完全无法分辨的预警。实际上对距离够远的目标反舰导弹都是在一个高度更高,巡航更经济的高度上飞行,持续下降躲在地平线以下。真一直贴海平面3m飞早就没燃料了,除非是目标就那么近。如果真的需要垂直发射能力,担心这种事根本是因噎废食。
现在也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下一代的LRASM是完全VLS兼容的,而且乐观一点预计的IOC大概在2013年,明显也能够覆盖鱼叉相对近距离的交战范围。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动VLS改装,未来也不会有了。
这是因为1。一般的反舰导弹如果垂直发射的话,飞得太高会被敌方探测到像其洛夫级巡洋舰,西方一开始以为SS-N-19是垂发的,但是看了其发射图片,才知道其有一个发射倾角。毛子的“戈尔什科夫级”准备用垂发的VLS,但感觉毛子的许多东西太天马行空了(如S-37前掠翼战斗机)但最后都发现不大可能成功,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美国也有的,但真正能成军的往往是成熟的技术(YF-23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毙了)当然现在美国的伯克级为了所谓的隐身需要,去了鱼叉发射架,不过也没花钱去研究垂发鱼叉,而是改用对海型的战斧巡航导弹,这样自然省了不少钱。
这里面有一个准备时间的问题,倾斜发射装置在对特定执勤空域的准备时间比垂直发射系统要少,适合装备拦截中近距离目标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则适合发射拦截远程目标的大型导弹。
垂直发射的重点在于反应速度快,全方位拦截,适合发射防空导弹
而反舰导弹是攻击对方舰艇,对这些要求相对比较低,没必要浪费垂直的空间给它
1 鱼叉的体积和MK41不相容
2 节省部分燃料,不需要类似防空导弹的全向攻击
还有发射架的确可以节省时间,比如FL3000和拉姆防空系统都是用的发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