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 IS-LM模型的政策意义

2024-11-08 04:45: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用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不可能得到确定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因为它们原本都是被决定的对象,彼此到底呈现出什么关系还要看其决定性的因素将怎样变化。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正是为了投资具体的生产。没有货币也不影响投资,只要用签了字的纸条代替物品就可以。当然,这种纸条在其功能上也就等于货币。因此只要投资本身具有必要性,那就非投资不可;货币不是问题,没有货币确实可以临时创造出任意形式的“货币”。此时除非把投资的必要性降下来,人们对投资的热情就绝不会减退。所以当需要额外增加投资即需要增加货币时,中央银行就会以它固有的能力责无旁贷地帮助投资者把货币印好并发行出来。作为一般银行来讲,当有人需要贷款时,只要抵押品可信,银行就不会寻找什么别的理由而不愿意把资金贷给对方。
如果银行的资金贷得已经不够了,这很好办,中央银行正是在此时可以用贴现的方式发挥其功用——只要一般银行愿意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且又符合某些规定。货币是怎么发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以这种方式发出来的:即一般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额就是所增发的货币量。此外,政府发行的债券也是或多或少地在间接地增发着货币。当然,作为中央银行来讲,都会制定出一些规定以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阻止一般银行的有可能是不顾风险的“申请”。问题在于,还没等触及到这种像是上限的规定之前,仅仅在中央银行经常动用的像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的操作之内,增发的货币有可能早就超出了预期。因为一般的银行没有控制货币数量的责任,其经营目的同样是为了利润;只要有人愿意贷款,在规定范围之内,银行就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贷款服务。利率与贷款数额没什么直接关系,只与贷款时间有关。也就是说,不是利率高到不行了人们才会停止贷款,而是不需要再投资了即已无利可图了也就无须去银行申请什么贷款,货币会随着贷款的过度增加而自动增加,直到不需要再增加为止。只要是市场经济,货币就必须满足也一定能够满足需要;可惜的是,这也包括由投机形成的价格上涨部分的泡沫“需要”在内。如果中央银行真想控制住货币的数量,通常的那些工具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除非把“窗口”连同大门一关了事;或者像中国政府做的那样,对银行的贷款规模进行总量管理(但常常会轻易突破)。

由此可知,投资的变动与利率并不直接相关,收入也与利率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谓的IS曲线和LM曲线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决定关系,自然其交点处的所谓均衡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另外还在于,这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想要用IS-LM模型决定出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定量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即便是进行定性描述的话,那也需要把上述的情况都分析到。

兄弟,上面这些东西我也是在资料里面找的,是不是百分之分的正确,就看你的悟性了。

回答(2):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 是为了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这样),或利率每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 IS-LM模型
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事: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反是。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