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施肥有哪些不合理情况?怎样高效施用肥料?

2025-04-04 22:42: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保护地栽培是一个封闭式环境,因而与开放式的露地栽培有明显不同。由于广大农户的肥水管理技术未能随栽培条件变化而改变,因而当前保护地栽培中不合理施肥现象相当普遍,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而且对作物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保护地栽培中不合理施肥情况主要表现在:①施肥量过多。造成过量用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保护地栽培的特点认识不足。通常保护地栽培下施用的肥料不受雨水淋洗,肥料利用率可比露地栽培提高20%左右,但目前保护地施肥量比露地栽培多,一般为露地施肥量的4~6倍,从而导致用肥过多;二是片面认为只要增加肥料就能获得高产,结果事与愿违。因为过多的肥料会引起土壤盐分积累,从而抑制作物对水分和养分吸收,使作物受害,这种情况在棚栽黄瓜、番茄、草莓中较为多见;②施肥不平衡,磷肥浪费严重。据我们对杭州市郊大棚蔬菜土壤测定,有许多田块速效磷含量均高于100毫克/千克,但农户仍大量施用含磷高的复混肥,造成了磷的浪费;③化肥面施较普遍。为了节省劳力,农户在用化肥作追肥时,常常施于土表,不仅肥效发挥慢,而且还会因肥料中氨的挥发,导致作物氨害;④有机肥的投入太少,导致土壤酸化。
为了使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施肥更趋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控制肥料用量,改进施肥方法。保护地栽培的用肥量可比露地栽培用肥减少20%左右。施肥要避免一次用肥过多,宜少量多次施用;改面施为开沟深施,或对水浇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滴灌进行施肥;②减少氮肥用量,合理配施钾、钙、镁等肥料。根据当前的施肥现状,要控制氮肥数量,增施钾肥或选择氮、钾含量较高的复混肥,并注意钙、镁肥的使用,使作物能平衡地吸收养分;③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以提高肥料效果。有机肥料除本身提供养分,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外,而且可缓解因偏施化肥引起的盐害、酸害和气体危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