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频段、服务质量和成本。
LoRa工作在1Ghz以下的非授权频段,在应用时不需要额外付费,NB-IoT和蜂窝通信使用1GHz以下的频段是授权的,是需要收费的。
2、电池寿命。
关于电池寿命方面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要考虑,节点的电流消耗以及协议内容。LoRa是一种异步的基于ALOHA的协议,也就是说节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需求进行或长或短的睡眠;而蜂窝等同步协议的节点必须定期地联网,这样就额外的消耗了电池的电量。
3、网络覆盖和部署时间表。
NB-IoT标准在2016年公布,除网络部署之外,相应的商业化和产业链的建立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努力去探索。LoRa的整个产业链相对已经较为成熟了,产品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同时全球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了全国性的网络部署。
4、设备成本。
对终端节点来说,LoRa协议比NB-IoT更简单,更容易开发并且对于微处理器的适用和兼容性更好。同时低成本、技术相对成熟的LoRa模块已经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了,并且升级版还会接踵而至。
NB-IoT方面,运营商比较有话语权,他们代建网络,业主不需要考虑基站部署很省心,但网络质量取决于运营商,业主无法控制,而且数据必须经过运营商,业主需要和运营商对接获取经营数据,保密性存在问题,运营数据也不可控。另一方面,NB-IoT基于国内现成的基站进行改造即可,构建网络非常容易。
LoRa就正好相反,业主(企业)可以自主把控网络质量,对于网络覆盖可快速优化补充;还可以自主运营,把运营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据业务需要扩展网络,特别自由。不过,LoRa基站建设比较糟心,要为基站选址、供电,还有很多麻烦事。
都是远距离无线传输,只是各自的应用领域不同而已,LoRa比较适合局域网,自己管理数据,自己架设基站进行数据处理,比如一个农场、一个蔬菜基地等,而NB-IoT较适合广域网部署,应用领域比较适合广泛部署,一个特征应用比如共享单车就比较适合NB而不适合LoRa,比较像是3/4G跟WiFi的关系。
LoRa:基站需要自己管理,可以类比为自己家里WIFI路由器,手机链接WIFI上网
NB-IoT:基站运营商已经给你建好,要传输付钱即可,数据走运营商网络,可以类比为目前的手机3/4G上网
劳拉,NB-物联网,失重,Sig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