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关于教育视导的法规是

2024-11-02 11:30: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是癸卯学制

清未新式学校的大量创办,使原有以科举选才为中心、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古代学制框架已无法适应,建立新学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02年8月15日,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的《钦定学堂章程》正式公布,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发的学校系统文件,时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公布却未实施,成为新学制的先声。

1903年,张之洞奉命入京主持制定新学制。1904年1月,清庭批准《奏定学堂章程》,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它的颁行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办教育无章程、学校无体系的状态,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我国现代学制的第一块基石。该学制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

“癸卯学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考试章程、奖励章程、及各级各学堂章程等共22件。对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等各类学堂,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到实业教育,从教员任用到学校管理,从立学宗旨、培养目标、入学规则、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仪器设备、校舍建筑到考试、奖励等各个方面,均作了详尽的规定。

这一学校体系基本是模仿日本的。纵向分为三段七级,分别为初等教育段(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中等教育段(中学堂)、高等教育段(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规定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5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即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约需22年左右。此外,还有最高等级的通儒院,学制5年。在横向的方面,中学堂分普通学堂、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在分科大学堂之外,还有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的还有洋学馆、方言学堂、进士馆和仕学馆。由此构成了纵向三级水平、横向三足鼎立的整体结构。

“癸卯学制”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方针,强调以儒家伦理陶冶学生品行,辅以西学技艺,并加以严格的纪律和管理。所设课程体系十分突出道德教育,中小学均把修身列为课程之首,并特设读经讲经课。但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有所分化,突破了传统教育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奏定学堂章程》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之始。小学堂、中学堂均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种,在教学内容上也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中学堂为例,其学习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外国语(日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12门,每周上课36点钟,读经讲经为每周9点钟。“癸卯学制”单独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并规定师范生不交纳学费,从而吸引了许多贫寒家庭的子弟入学。此外,还建立了实业教育系统。实业学堂分为实业教员讲习所、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商船学堂五类,各项实业学堂又分高等、中等、初等三级。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材足供任用为效。”规定大学堂分八科,将经学单设且列为群学之首,是一种妥协变通,但毕竟打破了由经学、史学、诸子学、词章学构成的“四部之学”的传统学术格局,奠定了近代学术的分科基础。民国成立之后,大学分科确定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从而完成了从传统的“四部之学”到现代“七科之学”的转变。

1905年12月,清政府成立学部,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正式的、独立的和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制。此前,清代的教育行政围绕科举考试,并不直接面对各类学校。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属国子监和礼部。国子监既是全国最高学府,也负责中央官学的管理,礼部则负责管理各地的教育事务,两部门权限部分重叠,又不能囊括;翻译、船政、水陆军事学堂等新式学堂则分属各部门,不受礼部、国子监管理,新旧学校、新旧衙门并存。学部的建立经历了约十年之久的“难产”,识者认为“关键在于设学部将动摇礼部等旧机构的地位,触动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 学部的设立突破了中央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此后一年,清政府中央官制的全面改革即顺利实施。此后,各省设提学司,各厅州县设劝学所,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科举制的终结一波三折,从戊戌变法时提出变科举,到科举制的真正废止,经历了7年时间。1901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合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时称“江楚会奏”,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四项要务,但在是否废止科举上措辞模糊。清廷继戊戌之后第二次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停罢武科。1904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上奏建议变通科举,递减科举取士名额以学堂生员补充,为清廷批准。此后,日俄战争爆发,立宪呼声高涨,革命迫在眉睫。1905年9月2日,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上《奏请废科举折》,请立停科举以广学堂,提出废除科举的主张。面对危局,清延当日即正式下诏立停科举。光绪帝下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自隋朝以来,实行1300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终告结束。

科举制的断然废止,既表明了当时釜底抽薪、破旧立新的决裂态度,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此时,癸卯学制已经颁行,京师大学堂也已起步,一个新的教育制度的架构已经形成。但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引起社会系统的全面震荡,以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复杂影响,人们在日后才有越来越深切的认识。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自上一个世纪之交始,至今已经百年。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场新的巨变之中。教育不仅成为重中之重,而且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我们需要认真回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深刻反思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认识教育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确定我们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价值、目标和任务。

回答(2):

A《视学官章程》

回答(3):

选A
在中国,教育视导制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建立。当时的学部设视学官12人,官阶为五品,专为巡视京外学务。清政府还在各省设提学使司,下设省视学,各府、州、县劝学所设视学。1909年颁布《视学官章程》,规定视学官不设定员,以学部人员或直辖学堂的管理员、教员之职份相当者充任,属临时差委的性质。当时全国分为12个视学区,每区按年派遣视学官2人。每年视察 3、4个区,每3年视察一遍。但这种规定实际上并未完全实行。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政府建立教育部,视学仍沿用清末旧制。1913年公布《视学规程》,全国分8个视学区。每区派视学2人,视察普通教育与社会教育视察分定期与临时2种,定期视察时间为每年8月下旬到次年 6月上旬,临时视察时间由教育总长决定。视学半数由各司科人员兼任。视察事项主要有:①教育行政;②学校教育;③学校经济;④学校卫生;⑤教职员执行任务情况;⑥社会教育及其设施;⑦总长特命视察事项。此外还有 3项:①与教育法令抵触事项;②总长决定事项;③学校教授管理事项。

回答(4):

选A《视学官章程》
在中国,教育视导制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建立。当时的学部设视学官12人,官阶为五品,专为巡视京外学务。清政府还在各省设提学使司,下设省视学,各府、州、县劝学所设视学。1909年颁布《视学官章程》,规定视学官不设定员,以学部人员或直辖学堂的管理员、教员之职份相当者充任,属临时差委的性质。当时全国分为12个视学区,每区按年派遣视学官2人。每年视察 3、4个区,每3年视察一遍。但这种规定实际上并未完全实行。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政府建立教育部,视学仍沿用清末旧制。1913年公布《视学规程》,全国分8个视学区。每区派视学2人,视察普通教育与社会教育视察分定期与临时2种,定期视察时间为每年8月下旬到次年 6月上旬,临时视察时间由教育总长决定。视学半数由各司科人员兼任。视察事项主要有:①教育行政;②学校教育;③学校经济;④学校卫生;⑤教职员执行任务情况;⑥社会教育及其设施;⑦总长特命视察事项。此外还有 3项:①与教育法令抵触事项;②总长决定事项;③学校教授管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