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啥样的历史时期才能够拥有?

2025-04-14 18:14: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代历史上哪个时期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朝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这个国家气氛一派和谐,整个国家会弥漫着欣欣向荣气息,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素质非常高。那么在我国古代哪些朝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呢?

大家都知道唐朝在我国封建时候是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水平。尤其是贞观之治,那时候的老百姓安家乐业,十分幸福,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在唐朝的时候,百姓的警惕性相对较弱,因为人人都比较有钱,也很少吃不饱饭的或者为了钱财去偷盗的人,因为物质基础的丰厚,所以一度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情况。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不仅经济繁荣,朝廷的经济实力和整体军事实力都是比较强大的,因为君主的有为,百姓一度不需要担心外敌的侵扰,要知道我们从公园636年-249年这长达23年的时间唐朝的政策比其他时期的都要开放,也正是朝廷政策的开放,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大幅度提升,再加上唐朝军事也达到一个顶峰时期。

这可以说是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的中华梦,第一个叫大同梦,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所谓的公天下,也就是原始氏族社会,原始氏族社会财产和权力公有。因为氏族的部落领导人不是世袭的,而是选举的叫做禅让制,这个时期我们称作为大同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为公,有吃的大家都有吃的,有喝的大家都有喝的,谁也没有私心杂念,谁也不搞阴谋诡计,多么美好的社会啊,但是破灭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不是最好的社会,原始氏族社会也是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这样的原因在于,太穷了,偷都没有东西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那时候叫氏族内财产公有呢?那时候只能叫氏族内财产公有,氏族和氏族之间财产是私有的,部落和部落间也存在着矛盾,存在抢夺粮食牲口这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