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秦汉一统之后,中国再次分裂。隋朝作为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公元604年,杨坚之子杨广弑父称帝,为隋炀帝。公元617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斩杀于江都。是年宇文化及辅佐杨侑登基即位,称隋恭帝。后隋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隋朝于公元618年灭亡,结束了其37年的统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
杨坚称帝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方面废除了北周的六官,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制度中,去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平定南朝陈后没收天下武器,削弱了地方势力,巩固了中央政权;为了抑制世族力量,下令正式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公平地选拔人才;迁移关东世族与江南世族到长安,以加强中央控管。
在经济方面,隋文帝杨坚下令减轻刑罚与徭赋,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为了掌握赋税来源,杨坚还命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调查,并且统整了货币与度量衡以整顿贸易环境;隋文帝还推行了均田制和输籍之法,将农民从地主的控制中解脱出来,转化成国家的编户。
隋文帝提倡节俭,对自己的皇子也不准其过分挥霍。这些都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使得隋初财富迅速累积丰裕。由于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长安、洛阳官仓里储粮多的达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同时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更达到了很高水平,能造起五层楼的宏伟战舰。洛阳的商业盛极一时,居住着数万家富商,经济呈现繁荣的局面。公元584年,为了提升关中物资运输,隋文帝命宇文恺兴建广通渠。并以此为序幕,带动一系列修建运河的工程,最终成就了隋唐大运河。国内庞大的运河系统令南北物资输送与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并且转运江南物资以巩固隋廷开支。经过这些改革,隋初政治、经济和社会都繁荣发展,开创了“开皇之治”。开皇盛世时,社会气象恢宏磅礴,隋文帝又下令修建大兴城(长安),大兴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隋朝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表现,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中国后世都市规划与日本、朝鲜都市规划都有深刻的影响。
至隋炀帝初期,隋朝的国力仍是兴盛的。隋炀帝即位后经营东都、开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关中地区与南北各地区经济与贸易发展;并对四周国家展开征讨威服,扩张隋朝版图。然而,由于隋炀帝急功好利,使得这些作为对社会反而造成破坏。长安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604年隋炀帝派杨素、宇文恺于洛阳兴建东都以掌控关东与江南经济,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所使用。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200万人,隋炀帝又注重宫城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政治制度上,隋炀帝改革官制与租调制度,并开始设进士科,最终形成科举制,创新了典章制度。隋炀帝还多次发动劳民耗财的战争,引致统治危机。
公元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淹没40余郡,王薄率众于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东征高句丽,不久被隋军镇压。公元613年,刘元进据守吴郡,自立为王,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举兵叛变,达官子弟纷纷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隋朝统治阶级正式分裂,最终灭亡,被李氏王朝取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文帝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
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隋炀帝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至此,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形成。
大运河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