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广东东莞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你不仅可以领略其迷人的工业风情,更不可错过当地丰富的特产。从令人垂涎的美味到精致的手工艺品,东莞的特产琳琅满目,足以满足所有游客的好奇心。
道滘濑粉:舌尖上的柔情蜜意
提起东莞的特产,首当其冲的便是道滘濑粉。这种细如丝线的米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清香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道滘濑粉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上等大米,浸泡、磨浆、蒸熟、压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当地人的匠心。煮熟后的濑粉晶莹剔透,柔韧爽滑,搭配上店家精心熬制的酱料,唇齿间迸发出浓郁的鲜香,让人回味无穷。
2. 沙田柚:果中珍品,酸甜交织
东莞的沙田柚声名远播,素有“果中珍品”的美誉。这种柚子的个头硕大,皮薄肉嫩,汁水充盈。咬一口,酸甜交织的滋味在口中弥漫开来,令人垂涎欲滴。沙田柚不仅口感极佳,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养生佳品。每逢秋冬季节,东莞的大街小巷都会飘荡着沙田柚的香气,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 厚街麻涌香蕉:香甜软糯,别有风味
厚街麻涌香蕉是东莞的另一项特产,以其香甜软糯的口感而闻名。这种香蕉个头不大,果皮金黄,果肉细腻,味道香甜而不腻人。麻涌香蕉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世代相传,精心培育,才造就了这种独具风味的水果。无论是鲜食还是加工成香蕉干,厚街麻涌香蕉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4. 常平菊花:花中君子,清香宜人
东莞常平镇自古就有种植菊花的传统,这里的菊花清香宜人,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常平菊花的品种繁多,有白菊、黄菊、红菊等,花色艳丽,花形美观。每逢秋季,常平菊花盛开,满城飘香,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常平菊花还被用来制作菊花茶、菊花糕等美食,既养生又美味。
5. 东莞木雕:传承千年,技艺精湛
东莞木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四大木雕之一。东莞木雕以取材广泛、雕刻细腻、造型生动而著称。当地工匠擅长运用各种木料,雕刻出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的作品。一件件木雕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东莞匠人的高超技艺。东莞木雕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收藏价值,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6. 石碣沉香:香气袭人,珍贵异常
石碣沉香是东莞的另一项珍贵特产。沉香是一种香木,沉于水,香气袭人。石碣沉香产于东莞石碣镇,以其浓郁醇厚的香气而闻名。当地人将沉香用于熏香、制作手串等,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石碣沉香产量稀少,价格昂贵,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
7. 东莞樟木:香气四溢,避虫驱邪
东莞樟木是一种樟科植物,以其香气浓郁、避虫驱邪而著称。樟木广泛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等,既美观又实用。东莞樟木家具不仅耐用性强,而且散发出天然的樟脑香味,令人心旷神怡。樟木还可提炼出樟脑油,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8. 凤岗单枞茶:醇香馥郁,回味悠长
凤岗单枞茶产于东莞凤岗镇,是广东乌龙茶的代表之一。这种茶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凤岗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采茶、萎凋到烘焙,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品一口凤岗单枞茶,你会感受到茶汤醇香馥郁,回味悠长,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东莞,你会发现这座城市不仅有繁华的工业,还有如此丰富的特产。这些特产承载着东莞的历史文化,展示着当地人民的技艺和智慧。品尝一口道滘濑粉的鲜香,闻一闻常平菊花的清香,感受东莞木雕的匠心独运,相信你会对这座城市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东丰龙眼
观音绿荔枝
东莞荔枝
广东省东莞市的地理位置是位于该省的中南部区域,海拔为30到80米之间,当地地貌症状是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2.7℃。
东莞米粉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特产。东莞米粉以道滘米粉最为出名。东莞米粉可汤可炒可蒸着吃,香滑、细腻、柔韧、不断,很有特色。莞是渔米之乡,米粉是它的一大特产。
鲜虾荷叶饭
早年荷叶饭以东莞太平镇制作的最为著名,因这一代盛产荷叶和优制的丝苗白米。鲜虾荷叶饭清淡爽口,有荷叶的清香味,向来为广州各茶楼酒家著名的点心食谱之一。
松糕年二十五炊松糕,祈求来年高升。松糕亦用糯米粉做,将糖粉和入糯粉中,栖入松糕格内。到一半时,放人花生米碎与糖粉。然后再栖满糯粉,蒸熟。新鲜时松软香甜,美味可口。
咸丸咸丸是东莞人在冬至、除夕、元宵都吃的。表示合家团圆之意,东莞咸丸用料精细、讲究、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不加馅。用鸡作,佐以鱿鱼、虾米、冬菇、腊肉碎粒、咸菜鲜甜美味,是东莞传统美食。
猪红粥莞城卖猪红粥,数东门和阳桥头那间最出名。早晨,远近群众都慕名前去品尝。
中堂槎滘鱼包中堂槎滘鱼包由鱼肉做成的表皮包着鱼肉馅料,距今有七、八十年历史。
碌堆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浆,做成团,中空,吹以气,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
荷叶饭荷叶饭又称荷包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荷叶碧绿,饭团松散,饭粒软润而爽鲜,有荷叶的清香。
冼沙鱼丸冼沙鱼丸是地道的东莞水乡菜。鱼丸是东莞的传统美食,尤其以高埗镇冼沙村的鱼丸最为出名,也就是洗沙鱼丸。
万江龙船饭龙船饭是东莞水乡片的常见食品,其来源是赛龙船,万江龙船饭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水乡每年端午都要赛龙船,划龙船的小伙子要在船上吃饭,船会晃动,夹菜不方便,所以就把菜和饭混到一起,就成了现在的龙船饭。另一方面划船的人要吃饱吃好才有力气,龙船饭里虾米、鱼丸等水乡特产是必不可少的,其它的配料不同的地方不尽相同,多是鸡蛋、烧鹅、查哨、豆角、香菇等,反正以好吃为宜。
虎门麻虾
另外呢当然要数海鲜了。我们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也是我们这里饮食的一大特色了。东莞除了出名的膏蟹,还有重壳蟹、赖尿虾、石斑鱼等等。 清人《竹枝词》有云:“西风报道明虾美,还有膏黄蟹更淝”,此为“食家”之语。 麻虾,形似弯月,细长匀称,大者如食指,有透明感,呈褐色而名。
虎门膏蟹
宋人苏东坡曾戏称蟹为 无肠公子 ,古人有 把酒持螯 ,细嚼慢斟之雅兴。每年秋风起,正是 九雌十雄 的品尝膏蟹和肉蟹的最佳时节。蟹宴席上,斛杯交错,铁螯相钳,如此品蟹把酒,闲逸中浅斟低酌,亦是人生一乐事。
糖不甩
这“糖不甩”的由来 , 据传还跟八仙有关哩。 清朝道光十九年 , 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 , 由于流毒泛滥 , 民不聊生 , 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 , 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 , 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 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 )
蟛蜞酱,道滘人俗称蟛蜞咸扒,含有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和天然维生素,有补血养颜之功。用蟛蜞咸扒蒸猪肉,是佐膳佳品,坐月妇女常食有补养的功能,炒豆角放上少许蟛蜞酱,色、香、味一流,与众不同。
道滘禾虫
道滘的禾虫肥大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道滘人的制法是将禾虫放落清水中洗净,随手放入钵头内(陶制品),加上适量于蒜蓉、精盐、生油、鸡蛋(现在大多数不用蛋了),用筷子捣匀,禾虫成了膏,蒸熟后,用文文火烤,加熟油,待烤至微黄,香气四溢时,撒上胡椒粉,即可上席。
厚街腊肠历史悠久,自明清以来历久不衰。 厚街腊肠色、形、味独特,形状不同一般,呈椭圆形,紫酱色,比鸽蛋稍大,芳香可口。
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别名:牙香树、女儿香,为瑞香科沉香属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在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树木,历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种植,历来是东莞的地方特产,近几年东莞市十分重视发掘地方特产,将莞香作为标志性植物大量繁育推广种植,久违的莞香不久将“香”遍莞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