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的学龄前

2025-04-16 12:21: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何给孩子补钙是妈妈们最关心的事。钙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参与人体很多机能代谢,尤其对孩子而言,补充足够的钙对缺铁性贫血、缺锌等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明显的作用 。
现实生活中,妈妈们对补钙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验发判断是否缺钙结果准确吗?孩子长得快还需要补钙吗?何时补钙更易吸收……”
儿童补钙 妈妈要时刻注意的三提醒
提醒一:验头发判断结果不准确
10个月的嘉嘉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近日,妈妈发现她白天入睡开始困难起来,晚上也睡不踏实,经常在晚上时不时地就哭起来,尤其是在她的后脑勺上出现了“枕秃”,心急如焚的妈妈带她到一家医院进行检查,化验科工作人员剪了孩子一绺头发进行化验,结果显示孩子缺锌不缺钙。她的妈妈对检测结果将信将疑,又把嘉嘉带到了另一家医院进行检查,在这家医院,嘉嘉做了微量元素和血钙的检查,结论是缺钙不缺锌。嘉嘉的妈妈糊涂了,到底该相信哪种结果呢?
对此,市立医院东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逸告诉记者,虽然通过化验头发的方式检查孩子是否缺钙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它的结果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这种化验方式的结果可能受头发生长快慢以及头发污染的影响。而通过微量元素和血钙的检查来判定孩子是否缺钙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需要进行更精确的诊断,则可以查一下骨碱性磷酸酶。
提醒二:孩子长得快更需要补钙
刚过2岁生日的奇奇身高已经达到95厘米,亲子园中同龄孩子属他的身高最高,奇奇的妈妈一直引以为豪,她认为孩子已经超出了标准身高,就不需要再补钙了。前几天,奇奇的妈妈带他到医院体检,相关检查后发现,奇奇不仅缺钙,而且还属于中度缺钙。奇奇的妈妈非常诧异:“孩子长得快也需要补钙吗?”
而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进行的中国儿童身高调研结果也显示,26.4% 的家长认为,孩子比同龄人长得快就不需要补钙了。对此,青岛玛丽妇产医院儿科主任侯坤指出,孩子长得比较快的时候,更需要补钙,因为长得快以后,骨骼需要的钙量增加,这个时候反而更需要补,以防营养跟不上。个子高的人比较容易受伤就是因为缺钙、骨密度较差造成的。
提醒三:饭后补钙易吸收
糖糖的妈妈一直有这个疑问:“是不是在孩子睡前补钙更易吸收呢?”对此,青岛玛丽妇产医院儿科主任侯坤表示,饭后补钙比较好一些。因为在我们吃的饭菜里面,吸收消化以后有很多酸性的物质,比如氨基酸等,这些酸性物质有促进钙吸收的功能。所以,给孩子补钙,饭后补的效果更好。而且给宝宝补钙时,不要一次补太多,最好分次补钙,因为一次补的钙越多,吸收率反而越低。相同分量的钙剂分多次吃,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此外,分阶段补钙的效果更好。侯坤说“具体来说,在孩子生长发育较快的三个时期即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补钙,能发挥其比较好的作用。这里的婴儿期指的是出生后一个月至1岁,儿童期指的是4岁至6岁,青春期指的是12岁至15岁。” 宝宝为什么要防晒
概述
一个人皮肤的老化速度在18岁以前就已决定,而儿童时期是特别易受日晒的时候,因为他们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约为大人的3倍。尤其是夏日里,父母会经常带他们去海边沙滩、游泳池,但是沙子和水会对紫外线反射40-60%,甚至能穿透到水中90厘米左右。
抵挡紫外线的能力差
宝宝的皮肤抵挡紫外线的能力差人体皮肤是依靠皮肤色素来抵抗紫外线的,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完全,抵抗紫外线的色素层要比大人薄得多,很容易让紫外线穿透而发生晒伤、过敏及皮肤夏令水泡病等。
活动时间长
宝宝户外活动时间长:宝宝喜欢在户外玩耍,据统计,照在孩子身上的紫外线是成人的3倍多,如果没有做好防晒措施会导致宝宝的皮肤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一、保暖:刚出生的新生儿对寒冷刺激很敏感,所以必须积极注意保暖。在换尿布、沐浴时动作都应轻柔、迅速。用于保暖的被要适量,不要将新生儿包得太紧、太多,尤其是夏天,易发生脱水热。
二、喂养:
(1)一般出生后6小时就可喂糖水或温开水10~20毫升。
(2)12小时开始喂稀释的奶水,24小时开始母乳喂养,每隔2~3小时哺乳1次,每次15~ 20分钟。吸吮能力弱者,可适当延长哺乳时间。
(3)若无母乳可用稀释一倍的牛乳加少许糖。若用全脂奶粉则应按1∶8的重量比例配制,即50克奶粉加入400毫升水,喂时再往此奶中加入一半水。
(4)每次哺乳前,母亲均应洗手,用湿毛巾擦净乳头。
(5)人工喂养的奶瓶、奶头均应煮沸消毒。喂奶时婴儿头稍抬高,喂奶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其背部,使吸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
(6)喂奶后不要立即更换尿布,以免引起呕吐。
三、注意大便的性状:
(1)换尿布时要注意大便的性状,消化不良时大便呈黄色或绿色稀便,并且大便次数增多。
(2)奶中糖多时大便泡沫多,有酸味。
(3)奶中水少时大便呈块状,粪臭味较浓。
(4)奶量不足时大便呈绿色,每次大便量少次数多。
(5)肠道感染时大便呈水样或带粘液,腥臭大便次数增多。
四、注意口腔卫生:喂养时奶瓶、奶头要干净,以防口腔感染。若发现舌或两颊粘膜有奶样白膜,不要擦去,应涂0.5%甲紫或撒入冰硼散。
五、新生儿沐浴
(1)正常新生儿8~12小时即可沐浴。沐浴时室温要在28℃左右,水温要在37℃。先用大毛巾或大尿布包好腹部及下肢,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压住双耳,以免水流入耳内,发生感染。右手将干净的毛巾湿透,轻轻擦脸,然后用香皂洗头、颈部及上肢,用水冲洗后擦干,再用大毛巾或大尿布包好上肢及胸部,清洗下肢。
(2)清洗时要注意腹股沟及臀部,适当多用些香皂,冲洗后擦干,之后可给新生儿撒痱子粉并盖好被。撒时用左手盖住新生儿脸部,以免把粉撒入小儿眼、鼻、口内,右手将粉撒于颈下、颈后、腋下、腹股沟、背、臀部,皱褶处应多撒些痱子粉,以防皮肤糜烂,然后包好,如眼睛发红可涂金霉素眼膏,臀部发红可涂紫草油。 一些年轻的父母,由于缺乏护理初生婴儿的经验,喂养上往往不得要领,因此,常常使婴儿不能很好地吃奶和睡觉,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初生婴儿护理应注意7点:
1、注意定时喂奶。有的母亲每当婴儿一哭,就用奶头去安抚。这样会造成婴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损婴儿身体健康。
2、注意捆裹松紧适度。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捆裹婴儿的习惯,这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刚出生的婴儿,各部位器官发育很快,特别是骨骼生长更快。长时间捆裹婴儿,势必阻碍婴儿体内血液的流通及骨骼的正常生长。科学的方法是:每天定时解开包裹,让婴儿的四肢得到充分的自由活动,使体内的血液循环通畅。
3、不要让婴儿睡一个固定的位置,甚至睡一个固定的姿式,不要形成扁平头。避免扁平头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让婴儿经常变换睡觉的姿式就行了。即每隔1~2天,让婴儿由左侧卧改为右侧卧,然后再改为左侧卧或仰卧。
4、烘尿布、烘婴儿包裹切忌离火太近,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忌受惊吓。在婴儿身旁或较近处,不要燃放爆竹之类的东西,也不要撞击物体或大声喊叫。
6、寒冬季节,忌在门口换婴儿包裹,以免婴儿着凉生病。
7、忌将婴儿捂盖太严。有些家长惟恐婴儿受冷,将婴儿用小褥子包得严严的,其实,这对婴儿健康成长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