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
世界历史中英国历史主要章节:
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第二章第一、四、五、六节 第三章第一、三、五、六节
第四章第一、二、四、六节 第五章第一节
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第二章第一节――第四节
第三章第一、二节 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三节 第六章第一节
〔一〕14—16世纪的英国
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1、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文学: ,代表作:
哲学: ,主要思想:
2、手工工场的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 中心线上, 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3、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和
阶级开始形成,并有共同利益。
4、原始资本积累的三个手段: 、 、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
5、
6、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1)宗教改革:
(2)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
(3) 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 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二〕17世纪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詹姆士一世( 年上台)和查理一世在“ ”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
注: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原因、经过、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革命进程反复、曲折;意义)
1638年 ,1640年 ,1642年 ,
1649年 ,1653年 ,1660年 ,
1688年 ,1689年 。
意义:(1)
(2)
〔三〕18世纪中-19世纪中的英国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一、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
霍布斯:作品 ,主要思想: ;
洛克:主要思想: ;
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世纪中-19世纪中)
1、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1)
(2)
(3)
(4)
(5)
2、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家和成果:
1733年 ,1765年 ,1785年
1804年 ,1814年 ,1840年
英国“世界工场”地位的演变:
形成原因:①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②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③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地位形成:19世纪中期
地位丧失原因:①英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②英国广阔市场,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③美德工业迅猛发展,寻事赶上和走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地位丧失:19世纪末。
2、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一方面,他们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另一方面,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 《 》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注:自由主义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它是天赋人权学说的继续和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18世纪后半期首先在英国出现也自由主义,它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相适应。自由主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觉得自己有力量凭 实力在市场上一争高低,他们希望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即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更多地参与政治。19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各国的工业已经有很大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这促使自由主义在欧洲兴起,并成为19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第一次经济危机是 年。 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1848年《 》发表,1864年 在伦敦成立。
3、 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改变统治方式:
4、这一时期,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英国组织 干涉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四〕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的英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1、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展开,英国由于可以在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便将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注重技术设备的更新,工业发展速度减慢,被美、德超过,工业产值退居世界第三位,失去了19世纪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以科技、垄断、效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以自由、政党、代议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开始在英国形成。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在英国逐渐走向成熟。
2、世界工厂地位丧失,被称为 帝国主义。
丧失原因:①英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
②英国广阔市场,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
③美德工业迅猛发展,寻事赶上和走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地位丧失:19世纪末。
2、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实力对比变化及殖民地利益分配不均等,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崛起后,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英德矛盾在殖民地问题上激化,逐渐发展成为“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同时,迫于实力相对下降的现实,英国放弃了长期以来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光荣孤立”政策,于 年和 年先后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形成协约国集团,对抗1882年形成的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相互争夺,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英国参与列强瓜分世界,最终建立包括亚洲、非洲、大洋州、拉丁美洲等地的庞大殖民体系。 “大英帝国”进入全盛。1869年,开通 运河。
〔五〕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一战”后英国实力衰退,其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上,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 移到 ,英镑地位动摇。1924年,工业产量才超战前水平。
2、国际政治上:三巨头之一 ,英国虽然联合法国控制了国联,打击了美国,也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英法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但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这个国际关系中心舞台开始向美、日所在的美洲和亚洲伸展,美日的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加,威胁着英国的国际地位。1919至1921年干涉苏俄。
3、军事上,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签定《 》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打破了英国自18世纪以来一直掌握的海上霸权。
4、对外关系上:(1)英国在欧洲奉行“ ”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拒绝加入法国组织建立的“欧洲安全保证体系”。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国处于维护本国利益、祸水东引等原因,实行 政策,结果,主张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也引火烧身。
(3)二战爆发后,面对德国发起的“不列颠之战”,在首相丘吉尔领导下,放弃绥靖政策,英勇抵抗德军,成为欧洲抵御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力量。
(4)1941年, 与罗斯福签署《 》,支持苏联抗德。1944年,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参加了二战 、 、 、 四大会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六〕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彻底丧失
由于二战中再度遭削弱,实力下降,英镑地位完全为美元取代;两极格局下,英国的国际政治霸主地位彻底丧失,不得不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接受 计划,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宣传者和追随者。
1946年,丘吉尔发表 演说。 年,制造出克隆羊。
各方面的表现
(一)国内政治:封建王朝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都铎王朝:1)15世纪末17世纪初。政治上加强专制,进行宗教改革,打败西班牙,建立海上霸权。
2)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2、斯图亚特王朝:17世纪初开始统治,加强专制,迫害清教徒,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革命:1640—1688年,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加强专制,迫害清教徒,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2)政体: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政党政治:①革命后期形成代表金融资本家、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和代表贵族地主、上层教徒利益的托利党。②一战前,保守党、自由党轮流执政,一战后,工党、保守党轮流执政。
特点:革命后英国政府改革不断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治长期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经济概况: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世界航运中心线上,商业、外贸兴盛,加之圈地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工业、农业中发展起来。
2、都铎王朝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海外掠夺。1588年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殖民掠夺随之兴起,加之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丰厚,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农牧业发展起来。
3、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4、19世纪中期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金融业仍举足轻重,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痊,但工业发展落后于美德。
5、一战使英国由全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1924年以后开始恢复。
6、二战后依靠美国援助恢复经济,后加入“欧共体”。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先后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并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就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促使社会生产领域进一步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促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对外政策:
1、殖民扩张政策:①16至20世纪长期推行殖民扩张政策。②先后与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美国争夺殖民霸权。
2、势力均衡政策:英国长期以来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其“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大陆霸权,巩固大陆沿岸阵地,保持其海上霸权。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实质是使欧洲大陆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为此,英国在各个时期采取的“均势”措施有:
①17世纪~18世纪.与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击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②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目的是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打破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
③19世纪上半期,沙俄向欧洲扩张,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大陆利益。目的是争夺巴尔干,联合法国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沙俄。
④19世纪后半期,普法矛盾激化,发生普法战争。后因法德矛盾发展为三国同盟与法俄军事协约集团对峙.英国保持了“光荣的孤立”。
⑤19世纪末德国崛起,严重威胁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全球的利益,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英国先后调整了与法俄的关系,形成了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峙。
⑥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不愿法国独霸欧洲,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20年代,法国一时势力弥漫于东欧一带。英国拒绝了法国的结盟建议。
⑦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在欧洲侵略扩张,英国为确保在欧洲的利益,采用了
祸臣水东引的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19世纪后半期,在欧洲大陆的争霸斗争中,英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参加军事集团,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束缚自己。但这并不是中立,到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请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的历史说明;英国推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实质、表现分别是什么?后来,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表现、影响又有哪些?
推行“光荣孤立”的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经济势力雄厚,在强大工业的基础上建有一支称霸海洋的海军;英国又处于岛国位置,故可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独立地保证自己安全。
实质:维持欧洲大陆相互牵制的局面使其势均力敌,使英国放手向海外发展。
具体表现:既不参加德国为首组建的同盟国集团,也不参加法俄组建的军事组织。
后来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竞争,使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及其影响: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俄签订军事条约。共同对付德国,使协约国集团最后形成。
3、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热血侵略扩张,牺牲它国利益。
4、反法西斯政策:①与美结盟发表<大西洋宪章>②与中、苏等20国发表<联合国爱宣言>,反对法西斯。
5、冷战政策:支持、追随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英国的历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直到最近的几个世纪之前,大不列颠岛是由几个不同的国家所占据,在那之前的英国历史就是这些国家之间彼此纷争的历史。英格兰后来成为了主宰力量,在“大不列颠”这面大旗下,与其他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合并起来,形成了现在的联合王国。
才20分你也好意思,当初我通读<<英国史>>时浪费了多少脑细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