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及其阶段性特征

2024-11-23 02:46: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及其阶段性特征
西周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
战国的变法运动,破坏了贵族等级社会,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纷纷出现,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而在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加强,至汉武帝时期州刺史的设立,标志着监察制度更加严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如选官用人制度,自察举制经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过渡;中央中枢机构,自"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军事制度,出现磨液于北朝的府兵制,发展成为隋唐府兵制的基础;赋税制度,曹魏的租调制是隋唐租庸调制的滥觞;土地制度,从曹魏的"屯田",西晋的"占田"发展到北瞎迟物魏的"均田",为隋唐均田制所直接继承.这些发展中的重要制度,不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支撑着国家机器的运转,而且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制度保证.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继秦汉以后又一次大的发展时期,其确立的基本框架,一直影响到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隋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改革地方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科举制,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唐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由统一的封建王朝走向分裂并再度走向统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民族融合空前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元政府在澎湖岛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明初对专制政权进行了全面强化,皇权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色.清朝军机处是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既减少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环节,又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和保密性,是封建旦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体现.理藩院的设置,空前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各民族的管辖.我国的疆域得以最后确定.对西藏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金瓶掣签制度,驻藏大臣制度等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并为后代所效仿.
专题考点扫描
近两年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中,已成为古代史考查的热点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2000年新课程版文科综合卷就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几次变化"为主题,考查了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特点,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的表现,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等内容.在2004年的高考复习中,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特别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内容仍然将是考查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