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为什么要逐滴加入?

2025-03-28 08:34: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把适量溶液滴入沸水中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在沸水中制备是因为fe3+水解倾向因温度升高而增强(fecl3+3h2o
fe(oh)3+3hcl)。若对氢氧化铁胶体“持续”加热,可能因温度升高胶粒运动快和“吸附”的离子减少而形成fe(oh)3沉淀,即胶体受热聚沉。
如若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仅仅是加热促进水解的结果,那么当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将成为fecl3的稀溶液。事实并非如此。为此进行了2个实验:(1)会否是形成胶体的同时hcl挥发?用玻棒醮取湿蓝石蕊试纸于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时在容器上部检试,未见显著酸性。表明即使有hcl逸出,也是极少量;(2)基于(1)实验未故,“假定有hcl逸出”,往胶体中加少量盐酸以补偿“挥发不多的hcl”,胶体未被显著破坏。表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除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外,必另有原因。
因氢氧化铁胶体受热聚沉为fe(oh)3,所以对沉淀进行实验。混合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得沉淀,均分成2份。往第1份中加hcl,边加边搅拌,直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记下所加hcl的滴数(设为20滴);
对第2份小心加热至沸并维持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fe(oh)3沉淀的颜色变深了。如上加hcl直到fe(oh)3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所加hcl的滴数必超过20滴,超过多少滴和维持加热时间成正比。表明受热后,fe(oh)3(相对于未受热而言)较难溶于酸,所以,经受热形成的胶体在冷却后并不或难溶解。
事实上,氢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xh2o,制得的沉淀在放置或(和)加热过程中。x值下降,表现为沉淀颜色变深,(相对)难溶于酸。这是许多高价金属氢氧化物,如al2o3·xh2o、cr2o3·xh2o的通性,只是al2o3·xh2o的白颜色不可能改变。

回答(2):

因为如果一次加入过多,会形成氯化铁局部浓度过大,形成胶体是因临近的氢氧化铁浓度过高而使得大量氢氧化铁聚集形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