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是在内蒙古辽代墓葬壁画上发现的。
这个墓葬的发现很意外。1995 年秋天,敖汉旗四家子镇闫杖子村农民挖水土保持坑时,竟然挖到了3座古代墓葬。敖汉旗博物馆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汇报,经同意后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好多珍贵文物。
最令人惊喜的,在一号墓墓室的东壁上,发现了3只“西瓜”,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西瓜”出现在墓主人“宴饮图”中。整个“宴饮图”宽132厘米、高135厘米,画面很热闹:面画上有 4 男子,其中墓主人半侧着身,向右端坐于砖砌半浮雕的黑色椅子之上,右臂肘枕于椅背上端,左手按于左膝;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蹬红色靴踏于一红色小方凳子上;头戴幞头,面部画面子脱落,但可见眉目和长髯……右侧为2名侍者,均穿圆领窄袖长袍,前者戴幞头,身体前躬,双手捧一内盛瓜棱小盏的海棠盘,做恭敬奉献状;后者戴毡帽,双手捧一大方盘,内盛食物。特别显眼的是,在墓主人身前的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二盘水果,一竹编式浅盘内放有石榴、桃子和枣子等水果;另一黑色圆盘内赫然放着3只大西瓜。
西瓜的原产地在非洲热带的干旱沙漠地带。考古学家现已在埃及古墓中,发现有西瓜子和叶片;在南非卡拉哈里半沙漠地区,迄今为止,仍有野生西瓜种;而且根据西瓜热耐旱的特点,南非小气候环境和风土条件也非常适合西瓜起源的自然摇篮。因此现在一般认为西瓜起源于非洲。西瓜的传播首先从埃及传到小亚细亚地区,一支沿地中海北岸传到欧洲腹地,十九世纪中叶移植到美国,又进入北美和南美。另一支则经波斯向东传入印度;向北经阿富汗,越帕米尔高原,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回纥,引种到中国内地。
西瓜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大约是在唐代初年,而传入中国内地大约是在五代、宋辽时期。西瓜一词见于《新五代史》:“(胡矫)居虏中七年,当周广顺三年亡归中国,略能道其所见,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又行三日,遂至上京,……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1995年夏秋之际,考古人员在赤峰市敖汉旗境内一座大型壁画墓中,发现了中国迄今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画(见图) 。从而证实了胡峤的记载是可信的。然而,契丹只是把西瓜从西域带到了他们所统治的北方地区,至于南方西瓜种植则在其后。据现已发现的南宋施州郡守秦伯玉于咸淳六年(1270)所立《西瓜碑》的记载,推测淮西(南?)地区种植西瓜的时间开始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前后。 但当时所种的西瓜,瓜种可能并不是直接来自北方,因为碑中另外还提到了一种“回回瓜”,它是庚子嘉熙(1240)“北游带过种来”,咸淳五年(1269)试种并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