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与戚的概念不同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亲戚是两个名词,亲指族内,戚言族外,亲属有内外之别,族内亲戚指的是自己家族内同姓的亲属,按远近关系分别是:伯父、叔父、兄弟、从兄弟、再从兄弟等等,从兄弟指的是堂兄弟,也就是同一个祖父的兄弟,伯父、叔父家的儿子与我们自己就是从兄弟的关系。
族外亲属是指与母亲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按远近关系,分别是:舅父、姨妈、表兄弟等等,表兄弟是同一个外祖母的兄弟,舅父、姨妈家的儿子与我们自己就是表兄弟的关系。
舅父的权力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有两种亲属制度,一种是以母系亲属为世系继承的亲属制度,另外一种就是以父系亲属为世系继承的亲属制度,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以母系亲属为世系继承的,而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以父系亲属为世系继承的。
母系氏族社会,重视舅甥关系,祭祀共同的母系祖先,也就是说在母系氏族社会,舅父就相当于父亲,中国古代社会舅父的崇高地位实际上是母系氏族社会留下来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舅舅是母亲家族的父权代表,他是母亲的兄弟,对于外甥来说是最亲近的族外亲属,舅舅对外甥家庭的一些重要事务的处理上享有特殊的权力,比如在一些地方,外甥婚嫁之时的宴席,舅舅需要坐上位,甚至舅舅不到场,不能开宴;涉及到母亲的重要事务,舅舅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留下来的传统。
而在欧洲国家舅舅则没有这样的权力,亲属亦没有这样的内外之别,叔父、伯父和舅父在英语中都被称为Uncle。
这当然不可能,因为中国古代因为家族的观念并不提倡分家,伯父叔父因为是父亲的兄弟,从地位上来说是跟父亲没什么区别,而对舅舅对于外甥来说只是外人而已,除非舅舅的社会地位远超父亲家族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地位低的向地位高的人献媚,这种事古今同理为什么大家都明白。
这怎么可能,舅舅是外人,叔叔伯伯是"内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