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什么意思?

2025-03-30 14:20: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意思是: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原话是: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意思:

明知自身的雄强,却坚守自身的雌弱。宁作天下的疑海。宁作天下的溪海,坚守正德而不离,复归于婴儿形态。了解自身的清白,却坚守自身的昧墨。甘于做天下的低谷。甘于做天下的低谷,才能永操内德的充实,而回归于浑朴。浑朴而塑成为器物。圣者利用之作为官长,善于制作者不会生硬地切割。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1130186-1195591.html

回答(2):

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

出处:

《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出自《道德经》,作者是老子。

作品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作品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

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注释:

1、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2、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3、溪:沟溪。

4、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5、栻:楷模、范式。

6、忒: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8、荣:荣誉,宠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回答(3):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其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以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

回答(4):

知其雄,守其雌意思应是雄为道,为刚健,雌为德,为顺承,
为天下溪:知道守德才能汇流成河

回答(5):

我的理解是:
当政者,明知权力具有强硬性,却能善待百姓,久而久之,天下归之,就像天下之水全部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小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