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为什么会成为农业大国

2024-11-30 20:37: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国家政策全力支持
巴西农业的强势崛起,与巴西政府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巴西政府非常灵活,有利于农业发展,是其政策的出发点。

开放心态,联合开发
巴西政府抱着开放的心态,允许国外的资本进来联合开发,达到双赢效果。国外资本不但带来了新技术,也带来了全球的市场,这也让巴西本国的产品更容易打到全球供应链中去。比如,巴西的咖啡种植是欧洲资本发展起来的。巴西原来不种咖啡树,而欧洲人一直喜欢喝咖啡,本土生产成本高,质量又不怎么样,所以欧洲到全球各地寻找最佳生产地,于是就找到了巴西。

家庭农业支持计划
家庭农业支持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小农户的基本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1.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公共需要的道路、电信、电力、勘探、仓库的建设等。
2.农业信贷:给小规模农户提供比商业贷款利率(17%)更低的低利率(2%或6%),分期付款的话还可以免除30%的本金。如果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可以向农业部门进行解释,可以考虑延长还贷时间。
3.免费对农民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免费提供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但种子、肥料等仍然是商业行为。

发挥自然禀赋优势,拓展农业边疆
巴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旱涝灾害比较少,是世界上适于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少数国家之一。巴西拥有优质高产良田3.88亿公顷,其中9000万公顷尚未开发利用,还有2.2亿公顷的牧场,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目前,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约占国土面积24%的热带稀树草原,是巴西重要的植被类型,但其土壤天然肥力十分低下,种植作物几乎颗粒无收。为了更好地开发热带稀树草原的农业生产,巴西政府专门成立了研究中心,研究该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并针对种子基因的优选、开发和培育以及实验耕种、土壤改良等科学技术进行推广普及。现在,荒芜的热带稀树草原变成了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并成功种植了咖啡及其他果树等经济树木,成为巴西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

科技创新体系,奠定品牌农业基石
品牌农业需要一组相互关联的支撑点。而在这组支撑点中,科技和创新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创新正是巴西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数十年来,巴西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很有心得。尤其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是,巴西的农业科技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
目前,这一体系主要由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机构、成果与技术推广机构和相关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措施组成。当然,通常,科技创新最大的推动者往往是政府,同样,在巴西的整个农业创新体系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巴西政府每年向相关的科研机构投入大量的经费,主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和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
农牧业研究公司是巴西国内规模最大的农业科研单位,这里拥有高级农业科研人员近千人,在全国有40多个研究中心,负责对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如土地、气候、水源、市场等进行考察研究,最终确定适宜在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农业主管部门则据此制定出区域规划,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或制定推广政策,引导当地农民或农场主调整生产方式,引进和采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从而取得最佳农业生产效益。成立至今,该公司已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项,投资回收率高达43%。
这些科研机构,巴西农业服务体系健全,政府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各种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各种类型的农业联合体是主要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负责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其中供销合作社负责向农民供应生产资料,为个人生产者和农场提供农产品包装、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服务,以及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帮助;渔业合作社指导渔民购置渔业设备,对渔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并进行渔业产品冷冻、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技术培训;农村电气化合作社则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供电设施的修建,管理农业用电的收费和征税,推动区域性经济开发,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如果说农牧业研究公司提供的,那么,巴西农业服务体系则为农民提供了贴身的服务和指导,十分接地气。
完善的客户创新体系,不仅仅使得巴西农产业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在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之下,科技创新成为巴西品牌农业的发动机。

品牌推介,酒香也怕巷子深
但是,近年,巴西农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就是。巴西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农业品牌推介工程之一。
从国家元首到政府高官,都明白农业的重要性,也变成农业的推销员。这对巴西农业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
巴西人很清楚,除了推广咖啡,巴西还为牛肉、水果、鸡肉和葡萄酒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推广计划,许多农产品还出口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罗查介绍,“俄罗斯是巴西猪肉的主要买家,埃及是巴西鲜牛肉的主要进口国,中东是巴西禽肉和糖的最大市场,阿尔及利亚是巴西乳制品的主要买家,中国是巴西大豆的最大进口国,而伊朗是巴西玉米的主要市场。

探索可持续农业,走生态发展之路
尽管巴西农业在拓展其边界,但绝非一种短期行为。正是因为有了品牌统领,巴西农业更多可以从长远考虑,进而进行取舍,而不是做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农业不能只看今天,更要考虑明天,正是巴西政府的国策。巴西政府认为,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走上生态发展之路。巴西农业研究所报告指出,作为农业大国,巴西应该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可持续农业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巴西提出重视生态农业,旨在长期保护巴西的土地资源,促进巴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农业是巴西近些年来开始鼓励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政府出台了《低碳排放农业计划》,通过提供长期低息信贷,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农作物轮作、免耕直播、生物固氮以及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先进生产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多年来,巴西农业科研部门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替代。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等。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确定化肥的合理施用量,深受农民欢迎。
巴西还在逐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如加大对仓储、灌溉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巴西是以初级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但其发展农产品下游产业(主要是养殖业),逐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集中力量,打造农业产业名片
新西兰的奇异果、荷兰的郁金香都成为各自国家的当仁不让的产业名片。纵观世界上农业强国,都有若干(包括企业品牌)深深植入消费者心智的产业名片。这正是品牌农业强国与非品牌农业国之间最显著的差异。
巴西政府的强力支持之下,巴西农业从国家的战略高度。同时,巴西也是仅次于美国和阿根廷的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总面积高达1500万公顷。目前巴西已是世界上牛肉、家禽、大豆、蔗糖、咖啡和橘汁的最大出口国,其他作物的产量亦正在增加。2008年大豆在马托格罗索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随着甘蔗加工成本的降低,巴西作为全球最大乙醇出口国的优势还会进一步加大。
巴西已驶入了变成全球第二个粮食产地的历史轨道。圣保罗一位知名农业经济学家安得烈·纳萨断言,巴西不久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如果这个雄心壮志得以实现,巴西将为满足全球对粮食急迫需求提供缓冲。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食物链中更多需要巴西的粮食和肉类。
面对巴西农业的强势崛起,传统农业强国——美国的农场主们一直以一种既担忧又迷惑同时又受到吸引的心情在注视着巴西农业的攀升,而美国的农工联合企业则把巴西视为利润和机会的源泉,如最大的农机设备制造公司John Deere在巴西招聘了114家经销商,同时还建了140家代销店,2010年计划增加到200家。2007年还在巴西南部建了一座现代化拖拉机厂,在赢得利润的同时为巴西提供新型先进农机。

坚持国际化思维,抢占全球市场
巴西打造品牌农业的另外一个支撑点,就是全球市场观点,巴西从未将仅仅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巴西农业的发展目标,相反 ,满足全球对农业的需求已经成为巴西品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认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比如中国,实际上,对巴西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现在是巴西肉类最大的进口国。2016年,巴西牛肉占中国牛肉进口总量的近30%。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Ipea)本月2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指出,到今年7月份,2017年巴西农业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2%。经济学家预计,到2017年底,巴西的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0.9%。
巴西政府官方门户网站8月22日报道,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指出,在中国和美国等超级大国的推动下,今年1月到7月份之间巴西国内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涨幅度与去年相比达到了13.5%。
根据调查,到7月份,2017年巴西农业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2%。经济学家预计,到2017年底,巴西的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0.9%。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也表示,正是由于今年巴西农产品收成非常好,使得粮食价格出现了下降。
由于今年巴西大豆总产量达到1.14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长了19.4%,因此巴西大豆对外出口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今年7月为止,巴西大豆的出口量达到了4400万吨。
中国农业向巴西学什么?对比巴西,中国农业有很多方面需要向之学习。应该承认,巴西拥有一些我们不具备的自然禀赋优势,比如美洲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巴西农业可借鉴之处仍然非常多。
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虽然也有很多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但整个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产学研藩篱没有打通。反观巴西,不仅有高端研究机构,也有接地气的农业推广机构。此外,大而全的思路并非适合中国农业,而应当因地制宜,学习巴西将品牌作为农业发展的统领,去进行取舍,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在世界范围内有知名度的特色产业,作为产业名片,从而不断扩大中国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要的是,要学习巴西高度重视农业,并有信心将其打造成强势产业,成为国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