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疾言遽色】或【疾言倨色】
疾言遽色[jí yán jù sè]
【解释】:疾:快,急速;遽:仓猝,急。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自】:《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示例】:襄公把个盟主捏在掌中,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着一肚子气,不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语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正音] 发;不能读作“fā”;冲;不能读作“chònɡ”;冠;不能读作“ɡuàn”。
[辨形] 冲;不能写作“忡”;冠;不能写作“寇”。
[近义] 大发雷霆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反义] 喜不自胜 欣喜若狂 喜形于色
[用法] 多指激于义愤。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见“勃然大怒”(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