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辩证论治,中药类

中医的辩证论治,民间草药
2024-11-29 05:51: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补充: 草药又称“中草药”,是常用中药的始源,来源于民间,与中药的界限不明显,一般属地方用药,局限于某个地区使用,有一定的区域性,而且使用历史悠久,又有明显的药效,为广大市民所熟悉和应用。有部分中草药功效显著,在民间会用顺口溜或 民间谚语 等形式,以夸张手法简明扼要地记述了该草药的功效,如“识得 千里光 ,一世不生疮”,清热解毒的草药千里光,早在古代就用于治疗脓肿,皮肤湿疹,常能取得良好疗效,所以被视为“外科圣药”,在民间广泛应用;又如“不识是棵草,识得便是宝”讲述的是虎杖,具有多种多样的药效,常用于治疗黄疸, 胆囊炎 ,胆结石,肺热咳喘,慢性气管炎,肺炎,癌症及外伤感染,皮肤脓疮等,治疗用途广泛,疗效良好;又如“识得 半边莲 ,不怕共蛇眠”,主要讲述半边莲治疗 毒蛇咬伤 效果显著。 在民间应用的草药多达千种,各具功效,有的用作传统凉茶配料用,一般有单味使用,也有配伍使用,如 大肠湿热 、肚痛用火炭母, 急性肠胃炎 、泄泻用 救必应 ,感冒如疟疾发冷发热用 倒扣草 , 小儿疳积 用 独脚金 、孩儿草,治疗痰火核用风栗壳、夏枯草。三叉苦能清热解毒,白花茶(扭肚藤)治湿热肚痛。金沙藤治癍痧发热、 小便刺痛 等等,以及常见有很多凉茶的配料如 岗梅根 、白背叶根、露兜根、蒲公英、大头陈等,都是以清热解毒、祛湿等为主要功效,在春夏季用以祛湿、解毒、消暑、降火。 也有些中草药可以用于膳食煲汤,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良好的食疗作用,如 鸡骨草 煲猪横?能清热利湿,舒肝止痛;钱贯草( 车前草 )煲猪小肚能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五指毛桃 ( 五爪龙 )煲猪骨可 健脾益气 、利湿舒筋; 绵茵陈 煲鲫鱼能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塘葛菜煲生鱼,有清热利尿,祛湿解毒的功效。 当然这些都是作为凉茶、煲汤配料的其中一部分原材料,用作传统凉茶、煲汤配料的民间草药有很多,有的甚至上餐台作菜肴,如一点红( 羊蹄草 )、益母草、 鱼腥草 等等,不胜枚举,在这里只不过是抛砖引玉,将传统的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联系起来,希望市民对凉茶和凉茶配料有所了解,也对传统的民间草药有所认识,能发掘出更多治疗与饮食集于一身的民间草药,并发扬光大。 让我们来看看民间大众常用的中草药饮片包括那些: 1、鸡骨草 鸡骨草又名黄食草、细叶鸡骨草。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 鸡骨草以主根膨大呈结节状,茎纤细、光滑、褐红色者为佳。商品经营分鸡骨草(野生)、家种鸡骨草和大叶鸡骨草三种。野生鸡骨草是传统优质品种,其次为家种鸡骨草。大叶鸡骨草主根细而不结节状,习惯认为质次。 本品入药时须除支荚果,因荚果有毒。 鸡骨草性甘,微寒。具有清热利湿,舒肝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 ,小便刺痛,蛇咬伤。 2、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又称 蛇舌草 、鹩哥利。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白花蛇舌草以质柔软,叶片多,绿褐色者为好。茎粗质硬,叶片少, 老黄 色者为质次。 白花蛇舌草性微苦、微甘,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利尿消肿之功。用于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肝炎,小便赤痛,痈肿疔疮。外用治毒蛇咬伤。 3、 昆布 昆布在商品经营上分青昆布、绿昆布两种。青昆布又称九龙昆布。主产 于华 东至华南沿海地区。以广东深圳及海南省产量较多。绿昆布又称水东昆布。产于华东至华南沿海地区。广东电白 阳江 和海南省产量较多。 以上两种昆布均以叶状体大、肉厚、色青绿、完整、少破碎、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昆布性咸、甘。具有软坚散结,消痰之功。用于痰火结核, 瘰疬 ,睾丸肿痛,痰饮消肿。 4、海带 海带有野生和人工养殖两种。野生海带主产于辽宁、山东,人工养殖海带主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 海带表面有一层白 色粉 霜,一般误以为开始“发霉”,或认为是 咸海 水盐渍所致,因而在煮食前将它漂洗擦净。其实这是一种 甘露醇 的物质,具有利尿、消肿作用,所以在煮食前不宜大力冲洗或长时间浸泡。 青昆布、绿昆布、海带是“食疗”品种之一。广东民间用青昆布或绿昆布与海藻同煲猪肉汤饮,以利清热解毒;又习惯用海带与绿豆一起煲糖粥吃,以利解毒消暑。 5、海藻 海藻品种繁多,各地使用的品种有所不同。在商品经营上主要分肉海藻、马尾茜、铁钉海藻三种。肉海藻又称小叶海藻。马尾茜又称鼠尾藻。这三种海藻主产于华东至华南沿海地区。 以上三种海藻以肉海藻质量佳,马尾茜、铁钉藻次之,均以干淡、无泥沙、不掺杂其他藻类为佳。 海藻性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用于 瘿瘤 、瘰疬、睾丸种痛,痰饮水肿。注意不宜与甘草同用。 6、 苦瓜干 苦瓜干又名凉瓜干、癞瓜干。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苦瓜干以青边、肉白、片薄、种子少为佳。 苦瓜干性苦,寒。具有消暑清热、解毒、健胃之功。用于癍痧发热,中暑,痢疾,目赤疼痛,痈肿 丹毒 ,恶疮。 据报道:苦瓜之所以味苦,是因为苦瓜中含有味极苦的 奎宁 ,并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蛋白酯类成分。这种蛋白酯成分有提高免疫功能,能够刺激免疫细胞把进入人体内的不正常的细胞歼灭掉。用苦瓜蛋白酯注入患有 淋巴癌 的老鼠体内,老鼠能继续生存下来,因而苦瓜被认为在抗癌作用。 7、火炭母 火炭母又名火炭星、火炭毛。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福建。 火炭母以叶多、色黄绿者为佳。 火炭母性微酸、涩,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用于泄泻,痢疾,小儿夏季热,妇女白带,肠炎,便血,肝炎,咽喉炎。外用治皮炎,痈肿湿疮。 8、 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瓜子菜、酸味菜、猪母菜。广东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产。 马齿苋以棵小、质嫩、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马齿苋性酸,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散血消肿之功。用于热痢脓血,大肠湿热,肠炎, 急性阑尾炎 ,带下,脚气消肿。外用治痈肿恶疮,丹毒。 9、葛根 葛根在商品经营分家葛根、野葛根两种。家葛根又名干葛、粉葛、甘葛。多为栽培,我国南方各地有产,广东产于南海、佛山、番禺、增城、龙门、从化、 湛江 等地。其中以南海产量最多。野葛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家葛根和野葛根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纤维少、个大者为佳。广东习惯认为家葛根质佳。 葛根性甘、辛,凉。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用于 外感发热 头痛,项背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反胃吐食。 广东民间以鲜家葛根、鲮鱼煲汤饮用,以治项背强,解肌热,口渴,是夏秋的常用汤水。 10、倒扣草 倒扣草又称倒钩草、鱼鳞菜。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 倒扣草以枝叶茂盛、带倒钩状果序者为佳。 倒扣草性苦、辛,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活血之功。用于感冒高热, 流行性腮腺炎 ,肾炎水肿, 泌尿系统感染 , 尿路结石 。 11、 龙利叶 龙利叶又名龙舌叶。常见栽培于花圃和庭园中。原产苏门答腊。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 龙利叶以叶片大、完整、色深绿者为佳。 龙利叶性甘,平。具有清肺热,化痰止咳之功。用于肺热咳嗽, 大便秘结 ,口干, 肺痨 ,失音,喉痛。广东民间习惯用本品和瘦猪肉煲汤饮用,可治痰火咳嗽。 12、金银花 金银花商品经营分顶密花、中密花、 土银 花、 山银花 四种。 顶密花又称蜜银花、南银花。多为栽培。主产于河南省。 中密花又称济银花、东银花。多为栽培。主产于山东。 土银花又称土花、土忍冬。原多为野生,现多为栽培。主产于广西、广东。 山银花产于广东、广西、湖北、江苏等地。 上述四种金银花均以花蕾粗长、末开放、无枝梗及叶片、色金黄、有蜜样香气者为佳。其中以顶密花质最好。 金银花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用于痈肿疔疮, 喉痹 ,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