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较大体局面是竞争略带合作。合作面以哥本哈根会议联合抵抗新的碳排放标准为例:中印联手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反对发达国家设立的标准,保障了弱小国家的话语权。竞争面以国土争端为例: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最高军事指挥官、陆军中将贾斯沃尔原计划在本月到中国参加印中之间一次高层交流,但由于中方认为克什米尔主权存在争议,因此拒绝给贾斯沃尔发放签证。中印军方交流出现问题。中越关系表面激流荡漾深层波澜不惊。近期美越军演,越南声称南海主权被媒体炒得火热,但美越军演中有几大看点:1、演习地点在越南境内,表达的内容是不想过分刺激中国。2、两国拒绝承认针对中国。3、演习双方身份尴尬,越南战争把美国人赶走的英雄又把美国人接回来了?实际上越南此次与美国联手是显摆的成分居多,为告诉中国他们还没有放弃南海,美国人则想籍此实现“返回亚洲”的大美国梦,以表现出亚洲还是欢迎美国的。然后再看“南海新为准则”的签订显然使中国从被动道德姿态中缓过气来,为下步的行动争取了主动性。作为东盟特使的越南代表与中国特使相谈甚欢,否定了菲律宾对华施压的提案。中菲关系现阶段双方争执较多。马尼拉枪击事件打开了中菲的潘朵拉魔盒,虽然处于需要中国政府一直对处于马六甲的菲律宾一忍再忍,并未对这次事件作出强烈反应,但菲律宾仿佛不甘寂寞般在越南与中国发生南海争执时强插一脚,预联合越南将南海问题提交联合国,将南海问题多边化扩大化,让更多的人来趟浑水,菲律宾国内一则纵容反华抗议,一则批评中国外交官,一则让议员登岛宣誓“主权”。但是在菲律宾热热闹闹唱大戏的时候不仅中国,国际上普遍反映冷淡,热闹的戏变成了独角戏。但是这演示不了菲律宾对中国关系的态度与中国应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