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里众仁兄的武力高低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看各位各呈其论,精彩纷逞,心甚喜焉。某虽不才,却也曾熟读演义,不敢称精通微言大义,却也自认熟看如流。这里抛出几点陋见,姑妄写之,各位姑妄观之。
窃以为,这个打架单挑,是要看天时地利的,简而言之,就是说个人状态非常之重要。就象撇条拉稀,如果适难得其会,不得不于公共茅房解决内部矛盾,环境好些倒也罢了,若四周过于污秽嘈杂,不免草草而就,能应付一时之急便告了事。而如果有备而至,内意昂然,于 自家洗手间如厕,带本古书,心随字远,劲随意出,不拉他个分量十足十是万万不肯罢休的。好象有点扯远了,按下不提。
比如说万人迷吕布吕帅哥,是很多人心目中第一人选,翻开其单挑史,也确实灿烂辉煌。不过有个比较辣手的问题是,他和另两位得票呼声极高的侯选人马超马大哥,赵云赵阿哥从未曾单挑过,这也就为后人的客观研究增添了不少麻烦。
吕布最洵丽的一战来自于虎牢关以一敌三和刘大耳朵三兄弟的斗殴,也就是这一战奠定了他三国第一武将的良好人气基础,因为张三哥和关二哥后来都进入了五虎将这一最高荣誉,是公认的三国时期的顶尖高手,和两个顶尖高手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也只有吕布吕帅哥 一人耳。
在我们看来,吕布是打出最高身价了,最后虽然跑了,但以一敌三,输得光荣,输得伟大。可在当时的吕布看来,输得却是绝对窝囊,其时吕布英勇的威名已经传遍天下,是董太师的第一保膘,号称河内名将的方悦,还有什么穆雷,武安国(这小子在卧龙传里的武力倒还不 错,估计只给砍断手腕没送命的缘故吧)没几个回合就丧命的丧命,残肢的残肢。而刘大耳朵三兄弟的身份又算得了什么呢,堂堂的玉面温候居然给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和他手下马弓手,步弓手打得要骑赤兔马绕跑,我看不用别人提,吕布自己都会觉得很没面子。而如果吕 布得知和他打架的那三个人不久前还是在卖履的鞋贩、杀猪的屠户、推车的车夫,恐怕更要大叫三声,吐血升余。
打架和出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谁也不能否认杀猪推车可以成为第一高手的可能,但当时的吕布并不知道,张三哥和关二哥也不知道日后他们会成为五星上将,只有我们是知道的。
张三哥在和吕布单挑前只杀过邪教分子邓茂,扁过贪污分子督邮,经验值少得可怜,但他胆敢主动迎击连败各路诸侯的吕布,实在令人佩服,而遍观三国诸将,最不鸟吕帅哥也就是先杀猪无数,后杀人无数的张飞张三哥了。
吕布和张飞的首次单挑一共举行了五十多回合,结果是不分胜负。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其时张飞一无名气,二则身份低微,吕布看他那身步弓手的打扮,自是不屑一顾,轻敌在所难免,若非张三哥先前扯大喉咙喊了那声三姓家奴,吕布恐怕早就去追杀 公孙瓒了,才懒得理会这个从不知哪里蹦出来黑鬼呢。而张飞呢,我们知道这个人看来莽撞,其实粗中有细,而且背后还有三国第一奸鬼刘大耳朵的指使。他直接找吕布干上一架当然有他的算盘,就算干掉一百个邓茂,他也仍旧籍籍无名,而一旦和吕布交上手,若能不死而 归,便马上名垂四方了,书上云,飞精神抖擞,可见他是有备而来的。
想想看,一个轻敌大意,一个蓄谋已久,两人武力倘相差很远倒也罢了,若是本来就在伯仲之间,这其间一来一去的疏密,可就干系很大了。举个例子,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的黄药师和郭靖,武力还是有点差距的,但已是相差不远了,黄老邪起初一个疏忽,马上落于下风,直 到百余回合突使阴招后才慢慢挽回。吕张的首次交战大约也是如此,因为吕布还有赤兔马的优势,并不需要黄药师那么辛苦拼上百回合,打个五折,五十多回合后,就已经开始慢慢挽回了局面,虽然看起来还是不分胜负。
这时,关二哥跳出来了,这也是关二哥生平唯一的一次对人夹攻,关二哥的情形的张三哥类似,只不过他已经算小有威名,因为日前他刚刚干掉了华雄,所以并没有张飞急于出位的渴望,不然按照他的性格,和吕布交手的头遍汤,他是一定要先尝一尝的。
顺便来谈谈关二哥是怎么干掉华雄的,华雄好歹也算一方人物,除了杀掉炮灰角色的鲍忠、俞涉、潘凤(杀这些人再多也是白杀,所以关张二人想走捷径),还宰了和程普,黄盖齐名的祖茂,这个可就厉害了。关二哥能斩了他不奇怪,但是能温酒斩之却是令人不得不琢磨了 。
和吕布打张飞同样的道理,华雄刚连斩数将,怎么会把小小的马弓手呢放在眼里呢,非战之祸,轻敌之过也,此其一。再则就是关二哥本身的武艺特点,这可牵涉到后来关二哥干掉颜良文丑的丰功伟绩,就提前放到这里来探讨吧。这也是这里很多兄弟所论述过了的,就是关 二哥擅长使快刀。颜良是何等名将,连徐晃(在徐的当打之年)都给他杀得大败而逃,怎么会一个措手就死在关二哥的手里呢,书上曰,颜良见关二哥冲来,方欲问时,没想到对方马快,一下子就跑到跟前,一个颜良措手不及,脑袋瓜就被砍下来了。可见颜良死得有点冤, 他和关二哥在界桥时曾厮杀过,虽没有直接交手,但也算打过照面。看见关二哥疾马冲来,他是有些诧异的:“你家老大在我们主公家骗吃骗喝,怎么你倒跑到这里来了。”因此正想问个明白时,没想到关二哥很不地道,马快刀更快,颜良一口气提到喉咙,没想到刀也跟着 到了,根本来不及招架,小命就翘了。
快刀加上快马配合奇袭是关二哥最厉害的招数,但颜良就这么被杀了,虽说有些冤,但至少说明他临场应变力不好,缺少超一流高手的综合素质。如果说摆好架势再打,颜良可就厉害了,关二哥是很难讨到便宜的。但行军打架,本来就是要应付更种不用的情况,从这点来说 ,颜良死得可不冤,而且他是万军阵前被人斩首,对一个武将来说,是投胎十八辈也难洗却的耻辱,故他虽强耳,终究难列入超一流高手的境地。
文丑就更加不济了,他和关二哥打了几回合,居然心怯,注意是心怯而不力怯,可见文丑心理素质之低下,颜良文丑素来齐名,排名在高览张颌之前,可见他二人都是极其厉害的角色,哥俩感情不错,文丑言情若兄弟,平时一定是交过手切磋过的,胜负外人虽不知晓,但文 丑自己心知肚明是打不过颜良的。文丑之所以就感到心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心理素质太差,凭此一条就可以把他从超级武将的行列中剔除,一想到此人曾干掉颜良,文丑自己内心先发毛了,第二就是关二哥刀法怪异,奇快无比。其实文丑如果再坚持下去,就知道关二哥的刀 法就头几招吓人,可惜他没这个胆量,拨马就逃,只得再成刀下之鬼了。
关二哥的刀法估计有点象程咬金的头三斧,砍脑袋瓜啊削脑门啊掏耳朵,对方一不小心就会手忙脚乱,但等你撑过去后,大概就可以和他打个势均力敌了,象纪灵,烂将一个,给吕布一夹就象小鸡似的,乖得要命,碰到张飞没几回合就完蛋了,可他也可以和关二哥大战良久 ,不分胜负。
有关关二哥的功夫评价,下面会专篇论及,现在继续谈华雄,这个华雄八字奇差,天生的短命鬼,注定是要给关二哥当炮灰仰名立万的(给华雄杀掉的就更衰了,炮灰的炮灰,唉,都是一样的人,咋命运就会相差这么大呢),一则轻敌,二则关二哥的头几招一使出来,快怪 凌厉,华雄尚未回神,就宣告了帐了。
回到和张飞夹击吕布这个话题,关于这一战,刘大耳朵三兄弟是蓄谋很久的,务必让三人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张飞还和吕布打个难分难解时,关二哥就冲了上去,这一招确实是高,很有刘大耳朵藏奸不露的精髓。大家想想,当时他们两个还是无名小卒,围攻吕布,大家 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而一个张飞和吕布打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观仗的可是十八路诸侯啊,张三哥这下可是大大的露脸了。而关二哥这一下适时出击,至少给张飞留了个极大的威名,至少以后他是和吕布同一级别的战将了,而且张飞未露败相,起初还占了点对方轻敌的 便宜,自信心可就爆满了,所以他以后也敢一直找吕布单挑。这对关二哥也极其有利,名义上他是张黑脸的二哥,三弟尚且如此,况乎二哥,何况只要打跑了吕布,哥们俩都是名动天下。
关张夹击吕布,这一下可就试出温侯的真实功夫了,端的是强悍无比,走马灯战了三十几回合,二人还是打不赢吕布,想想看,吕布的防御能力真是超强,关二哥的怪招快招在张飞的掩护下仍未能占到丝毫便宜。吕布的战斗素养比颜良之辈高多了,虽吃了轻敌,以一敌二的 大亏,但他左抵右挡,也把自己的状态调节到了最高,而关张二人精心准备,状态更是大好,但还是赢不下来。
刘大耳朵等了三十几回合后终于出动了,三十几回合这是个临界点,他知道关羽的快刀在前面最有效率,拖到久了也就占不了什么便宜,而且刘大耳朵也要替自己赚形象了,于是双剑出动,仗着关张二人的掩护,对吕布大肆骚扰,吕布再厉害这下也撑不住了,只得光棍不吃 眼前亏,先跑了。
这一仗是三国的经典之役,一方精心策划,谋定而后动,一方武力超强,虽败而不辱,如果以全书的大局观来衡量,是个双赢,吕布确立了天下第一的示范战役(不过俺不是这个观点,俺会陆续整理出俺的看法),关张二人也从此步入了超一流武将的行列。
俺的三国武将观(二)----马许渭河之战
版权所有:朱大尝 原作 提交时间:2002-12-06 11:08:09
近几天坛内诸位兄弟都在讨论这场大战,俺也来凑凑趣,这场战斗确实是演义里单挑的典型,只有马张的葭萌关之战可以与之比肩,看得让人热心沸腾,兴奋不已。马超,许褚不仅仅是奉献了场史诗般的恶战,更是把男人的雄性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马超和许褚张飞等人俱是好勇斗狠之辈,都有一股不怕死的狠劲和宁折勿弯的锐气,故他们的野战能力都极其强悍,对单挑向来是来者不拒,但他们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马超是世家之后,父亲乃堂堂的西凉太守,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战术培养,这一点他和吕布比 较象,只是吕布比较贪生怕死,在气势上输了一筹。而张飞和许褚属于天生异秉,勇力过人,虽没受过高等的军事教育,但打起架来,可不会吃亏,倘若蛮性发作,天王老子都不怕,是什么都敢豁出去的。
在说这场大战之前,先来提提张飞的另一场单挑,也就是他和吕布的第二次单挑。
张三哥很讲义气,也很有个性,生平最看不起,也最恼怒的人就是吕布,对这一点,他从不掩饰,所以他敢公然殴打吕布的挂牌老丈人曹豹(这小子死得活该),屡次和吕布作对,终于因为夺了吕布马匹,惹得吕布性起,两人又结结实实干上了一架。这次单挑打了一百多回 合,比上次多出了一倍,最后刘大耳朵怕有闪失,鸣金收兵,表面看起来还是不分胜负,但细加琢磨还是不难看出其奥妙。由于虎牢关一战,关张二人都打出了名望,所以这次可就是名正言顺的单挑,关二哥最爱的就是面子,有了身份,可就不会再上去夹击了。由于有上次 的战斗经验,张飞在心理上并不惧怕吕布,但吕布这次火上肝头,是准备狠狠收拾这张黑脸一顿,自然是再不会轻敌了,再加上了没有关二哥的帮助,张飞打起来可就没上次轻松了,表面看起来并没有输,实际上张飞自己心知肚明,再打下去绝对没有便宜。不然以张飞的脾 气,怎么还同意把马匹还给吕布呢。而这次单挑过后,张飞也就收拾起再和吕布打架的心情,在这之前,他可是一副“吕布你这个三姓鸟人,有种就和张三爷干上一架”的嚣张气势。不过话说回来,张三哥也真有种,也只有他敢对吕布这么横。
回到正题,且说马超马大哥和许褚许虎痴在渭河的第一次相遇是许褚奋力独驾小船救曹操,许褚的神勇表现给马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记下了他的名字。第二次照面是许虎痴在曹操后执护卫之职,睁圆怪眼,目射神光,让马超不敢轻举妄动。曹操素来老奸巨滑,他独自 带许褚挑马超说话大有深意。马超英勇,活脱脱又是一个吕布,而且更有剽悍之风,挟报父亲被杀深仇,杀气更是十足,两军一遇就连败于禁、张颌、曹洪等数员大将,杀得曹操脱袍割髯,脸面全无,此番若不把马超的锐气压一压,于士气大有影响,而军中能与马超一斗, 唯虎痴耳。曹操一回营就马上给许褚一个高帽:“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大家也知道曹操之意,马上左一声虎侯右一声虎侯殷勤地叫唤,许褚登时被撩拨起来,雄心万丈地宣布“来日必擒马超”,曹操赶紧又跟上一句“马超英勇,未可轻敌”,许褚此时兴奋不已,估计血 管也发热了,什么都不顾了“某誓与死战”。于是许褚就下了战书,约马超单挑决战,马超当然大怒,自出娘胎以来,谁敢对他这么不敬,找老子单挑,简直是活腻了,就在战书回了“你小子要找死,大爷成全”等语,这一切当然都在曹操的意料当中。
这一仗可是生死之战,双方都有很充足的心理准备,状态也都是很好的。马超早早就全付武装,大叫“姓许的笨蛋快滚出来。”,曹操最后又刺激一下许褚,故意说“马超比当年的吕布还厉害啊”,这句话还没说完,许褚就象离弦之箭,其势不回地冲上去了。
两个人打了很久,有两百多回合吧,不分胜负,这时候许褚已经杀得性起,什么都豁出去了,回阵盔甲一脱,赤条条地冲回来继续厮杀,干,敢在千军万马当中全裸出镜,许大爷千古第一人。不过这个脱衣这个动作还要具体行为具体分析,许褚不是徐锦江,他脱光光可不是 要拿最佳男主角,想想看,两个大爷打了那么久,早就全身臭汗,而且当时的盔甲那么厚,又不允许回家洗澡后来回来继续打,不难受气闷才怪。许褚的目的只有一个,干掉马超,所以他去掉累赘只是本能反应,就是要打得更加痛快,而且此举大有决心(都是给曹操这老混 蛋给逼了),老子就是不要命也要把你给做了。
盔甲一脱,对许褚来说暂时是大有好处,身手矫健了很多,热汗一出,精神更加抖擞,打起来自然就是爽上加爽了,而马超的战术素养可不允许他也这么做,他热汗淋漓,还得套上满身盔甲(虽然是名牌,但也肯定不好受),接下来的回合估计是落在下风的,所以许褚在又 打了三十回合后,搂头就是一刀,这一刀他一定算准的,自认这么卡擦一下去就是要让马超挂掉,就算自己露出破绽也毫不在意了,大不了同归一尽吧。可马超岂是常人,这刀虽然凶险,可还是让他躲过了,接下来的反击可就厉害了,一枪就是直扎这个露体狂的心窝窝。许 褚反应也非常迅速,大刀一扔,身子一让(衣服脱掉的好处体现了,不然哪能这么灵活),用嘎吱窝一夹,就把枪夹住了。两人在马上夺枪,马超只能用手力,而许褚还可以用上肩膀的夹力,再加上他自幼拽牛尾惯了,气力本就大得惊人。可虽然他力气占便宜,但马超也不 是省油的灯,枪并没有让许褚夺去,而是断成两截,但可以想象,许褚的那一截一定比较长(他占便宜多着夹着的那一段,马超的力是送出去再夺回来,吃了点亏)。
马超那截虽然比较短,但各拿半截打他还是不会吃亏,第一还是自己的兵器,虽然短了一截。二来他自幼受军事训练,短兵器自也是练过了,下文就有他拿剑宰韩遂的五个步将,而许褚兵器不趁手,吃的亏就大了,他的兵器本来是砍的,现在换成了半个枪杆,当然大大的不 适应。所以曹操坐不住了,恐许褚有失(再怎么也是他的得力保膘啊),忙令夏侯渊曹洪出击,这小子真不守信用。而马超这一边庞德马岱是看到曹操的人马出来才出动的。因此,要按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仗许褚是输了,是自己这方破坏了单挑的规矩。但马超自己也出了 一身冷汗,回帐对韩遂说“未见恶战莫如许褚,真虎痴也”。自此也就不那么狂了,所以说曹操的目的也达到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算这仗双方不计后来的出兵,以平手告终。要论武将排名的话,俺还是要觉得马超应在许褚之上的,许褚的目的只是杀了马超,为了这个他不惜同归于尽,而马超看许褚只是对方的一员战将,他最想杀的是曹操,打得来是不会象许褚那么疯狂不顾后果 。而且许褚的脱衣之战是顾一时之痛快,就象武侠小说的高手过招,一方为求赢的局面而不顾大损内力。这一仗打完后,许褚基本也废了,这么冷的天气,如此一搞,不得一场大病才奇怪呢,而且臂中两箭,也是赤体之祸,箭疮再加上冷热病,许褚就算身体再好也得去一层 皮。从此后许褚再也没有什么大动作,而后来运粮被张飞刺伤,大概也有这场大战的后遗症,许褚为什么押粮这么大的任务还喝醉酒,说不定有借酒抵御寒气的嫌疑,中矛的部位是肩膀,刚好符合箭疮的受创面积。被张飞刺伤,虽被救了回去,但也就彻底销声匿迹了。而马 超呢,还生龙活虎得很,杀韩遂部将,突曹军重围,洗杨阜七兄弟,后还和张飞狠狠地干上一场呢。
本来还想谈马张的葭萌关之战,限于篇幅太长,就放到下一篇吧。
俺的三国武将观(三)----马张大战葭萌关
版权所有:朱大尝 原作 提交时间:2002-12-10 21:33:10
刘大耳朵的五虎将之威名垂于史,关于这五人当中武力孰高孰低,千百年来争论得莫衷一是,有意思的是,这五个人当中的四个、马超马大少和张飞张三哥,关羽关二哥和黄忠黄老伯曾捉队厮杀过,演义里虽没有明确地道出谁胜谁负,但关于这两场决斗场面的描写让人看得 可是血脉焚张,恨不得早生两千年,亲眼目睹这般单挑盛况。
当刘大耳朵听到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马上和大管家诸葛孔明商量,孔明的第一反应是马超英勇,只能张飞或赵云方可匹敌,而此时赵云出差未归,这个重任就只能落在张三哥肩上了。面对马超这样的劲敌,孔明为了让张飞达到临阵的最高状态,和曹操一样采取了激将之计 ,果然,张三哥被激之下,便发出了“如不胜甘当军令”的豪言壮语。
在两位主角交锋之前,还发生了段由小插曲,这段大战前的烘托戏由魏延和马岱客串。在五虎将横行的日子里,魏延基本上是没什么出镜率的,但此公也是满身本领,可不愿甘为人后,于是魏延赶紧博出位机会,自愿做第一先锋,他自有自己的小算盘,和马超这样的对手决 战,对任何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战将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不可否认,魏延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中年才俊,他决定趁这个机会,抢在张飞头里,和马超干上一架,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张三哥当年大战吕帅哥也是魏延一般的心思。
魏延一路急行军,赶走炮灰角色杨柏后,就遇到了马岱,以为对方就是马超,便冲了过去。这里暴露魏延了一个严重的缺点,顺便提出来一下,魏延此人小有才学,也敢于想象并付之实践,只可惜胆大心却不细,太过鲁莽,常因此吃大亏,却还不懂得吸取教训。之前和黄忠 争功,结果差点小命不保,幸好懂得埋伏捉冷苞,证明他还是有小聪明的;此番不知前车之鉴,又来和张飞争功,这倒也罢了,却连马超马岱也分不清楚,可见他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多粗糙;而之后它踏灭孔明灯、直至于最后丧命,死得自己都不知怎么死,都不无个中原因。
闲话少说,且说魏延赤红了眼朝马岱砍去,杀不数合,发觉对方好象气力不加,定是大喜,心想马超好大的威名,原来不过耳耳,这下让我撞见,可就大发利市了。马岱的功夫和乃哥相差甚远,被魏延一阵狂砍,战不十合,就败下阵来,拨马便走。魏延怎会让到手的肥肉飞 走,自是飞马赶来,得意之下(名震天下的马超还没十个回合就输了,此刻魏延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未免疏于检点,被马岱回马一箭,正中左臂。本来以马岱的真实功夫可是射不了魏延,谁叫魏延太过忘形,伤得活该。魏延上辈子定了欠了马岱,刚一见面就被射了一箭 ,而且还没有复仇的机会,因为不久后两人就做了同事,到最后都老了,还稀里糊涂当了马岱的刀下之鬼,可叹复可怜矣。
说来也有意思,魏延和黄忠争功差点丧命,最后还是黄老伯救了他一命,此番和张飞争功,又是张三哥救了他一命。马岱射中魏延,纯属意外之喜,马岱本是想射一箭,阻止魏延的追赶之势,没想到一炮而中,胜负之势登时逆转,被追者反过来砍追击者,人生真是充满了起 跌,此话大是有是有理,片刻之间,便轮到马岱耀武扬威,魏延落荒而逃了。幸而张三哥及时杀到,截住马岱,大声喝道:“来将何人,先通姓名,然后厮杀。”可见张飞虽然卤莽,却是粗中有细,象魏延那么糊涂,死了也是糊涂鬼。
待马岱报出姓名,张飞和魏延才知道找错了对象,演义里没给魏延一个特写,不过不难想象,这小子估计是羞怒交迸,恨不得地下有个洞能钻了进去。张飞得知对方原来不是马超,大为失望,当即表示马岱不是对手,叫他老大过来动手。马岱十分愤怒,你这个黑脸蛋太看不 起人,就挺枪找张飞干了一架,但什么都可以假,这刀枪功夫可万万不假不得,还没十个回合,马岱又告失败,回马就跑。
这场热闹的前戏就表演至此,接着双方正主都出场,掀起了继马超许褚渭河决战以来武将单挑的新高潮。
张飞和马岱先打一仗,对双方都大有利处。张飞先热了一下身,有利于调整最家状态,而马岱虽不及乃哥,但亲兄弟师出一门,张飞对马超的功夫也算摸了一下底。而马岱回去之后定会将诸细节详告于马超,为马超做战前准备提供技术参考,故马超对张飞的招数也不会陌生 ,谁占的便宜大倒也难说。
第二天,双方粉墨登场,马超依旧一身名牌打扮,狮盔兽带,银甲白袍,看得贫苦出身的刘大耳朵好不羡慕:“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呵呵,刘大耳朵可比曹操,临阵前也是激了张飞一下,只是语气多了几分寒酸之意,张飞一听,便欲冲下关来。这边马超已在关下叫嚣 ,挑张飞出阵。这时刘大耳朵第一奸人的本性显露无遗。“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硬是等到午后,直至看马超阵上兵马皆倦才放张飞出阵。此刻马超在明处,张飞在暗处,此举一举两得,一是磨掉马超的锐气,等人的滋味最不好受,况乎这种决斗前的等待。而是积蓄 张飞的战斗力,让其一出便如放笼中之虎,有江河决口之势。
但马超的战斗素养真乃非比寻常,看张飞下关,也不多话,把枪往后一招,其兵退出一箭之地,摆开了单挑的架势。张三哥这时又开始发话了:“认得燕人张飞吗?”干,已经撂开架势,还这么多废话,谁会不知道他就是张飞啊,天下除了他谁还会这么黑。马超回答之言如 其枪法般锐利:“老子屡世公候,岂识村野匹夫。”一语让杀猪出身张三哥恼羞成怒。未先开打,这口上的回合却是张飞亏了。
不过男子汉的架可不是用口练的,不然诸葛孔明早就天下无敌了。两人大战了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休息了片刻,两人喝了点水继续开战,张飞此番不戴头盔,只裹了头巾,比许褚是斯文多了,呵呵,可见二人秉性有相同之处,只是张飞此时乃刘大耳朵的换贴兄弟,得顾及 点形象。两人又开练了百多个回合,越打越是精神,还是不分胜负。
从中午打到傍晚,两人肚子都饿了,但杀得性起,俱是不肯罢休。刘大耳朵赶紧鸣金收兵,让二人进补晚餐,双方都是意犹未尽,张飞大嚷:“多点灯,安排夜战。”那边马超亦是大喝:“张飞,胆敢夜战吗?”二人都换了马(非常公平),声称不赢对方绝不回营,打到这 里竞技的意味已经很浓了,两人似乎不是敌人间的拼斗砍杀,而是要争出个输赢的个人荣誉。
这大概是演义里打得最久的一场单挑了,可见两人的耐心都非比寻常,灯火把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日,又战了二十回合,还是不能分胜负,但一场大戏就算再变换曲折也有到尽头的时候。马张葭萌关之战的结尾亦不落俗套,马超甩铜锤,张飞闪过,张飞搭弓箭,马超避过,两 人尽施绝技,粉墨谢场,从而结束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单挑表演。
此番作战和马许的渭河之战略有不同,许褚是拼了命,有同归于尽之心。而张马二人交战良久,双方都很有风度,到后来都起了惺惺惜惺惺之心,决出胜负心虽浓,却没有性命相博杀气,二人有攻有守,门户开看得很密,故没有马许威吓之战那种命悬一刻的惊险镜头出现。 而这也有利于二人尽量发挥,打出自身的最高水平,使得原本剑拔弩张的决斗场面成了尽量显示自身实力的表演舞台,可以这么说,这场战斗是演义单挑艺术的顶峰,以后无论是赵云独斗徐晃张合还是关羽火并庞德,或惊险有过之,或诡异有过之,但都不能再现此时美仑美 奂的场景了。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这场大战都是以平局告终,非常完美的一场单挑,事实上这更象是一场表演赛,双方可称无憾,就象是笑傲江湖里的刘正风和曲洋。从此后世上就算再有马超,也未必能有张飞,就算能有马超和张飞,也很难让他们再一起酣畅淋漓地厮杀了。
恩,马张大战葭萌关不正是三国演义里的笑傲江湖之曲吗?
=====================================
本来还想写关黄的长沙之战,没想到有罗嗦了这么多,只得放在下一篇了,而个人对马超张飞的武力先后排名,也容后再述。
黄忠是第一,看看他以花甲之年斗正当壮年的关羽就知道了。其他的排名如下
2、吕布 3、 关羽4、 赵云4、 许诸4、 张飞4、 马超8、徐晃 9、典韦 10、太史慈
答: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
前六名略
7黄忠 8许褚 9孙策 10太史慈 11夏侯敦
12夏侯渊 13张辽 14 张合 15徐晃 16庞德 17甘宁 18周泰 19魏延 20 张秀 21文丑 22颜良 23邓艾 24姜维
一吕二赵三典韦
然后马超张飞关二爷
1、吕布 2、 关羽3、 赵云4、 许诸5、 张飞6、 马超7、 黄忠 8、徐晃 9、典韦 10、太史慈 11、颜良12、 文丑 13、甘宁14、 张颌15、 严颜 16、华雄17、夏侯敦18、乐进19、黄盖20、魏延
下面来个文臣的:1、诸葛亮2、庞统3、 曹操4、 司马懿5、姜维6、周瑜7、陆逊8、鲁肃9、法正10、司马昭11、钟会=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