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否为明君,有哪些功劳?

2025-03-25 14:46: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你眼中的乾隆皇帝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乾隆皇帝是一个刻薄自私的专横帝王。乾隆帝凭借着父祖创下的基业,极其贪图个人享受,他在位时,六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巡游之中度过,巡游都会去北上祭祖、西去五台、东巡山东以及六下江南,还有几乎每年一度的木兰哨鹿等,范围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国土。巡游一方面当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帝王大规模频繁的巡游组织庞大、人员众多,途中大兴土木、挥霍浪费,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乾隆一边在修《四库全书》的同时,一边却进行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严酷的文字狱。而且和英国经过外交事件后,一个更加朝气蓬勃,最后成为了"日不落"世界性帝国,而一个则在混混沌沌中进一步衰老无力。所以现在常常有人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咎于乾隆,个人认为还是太过求全责备了。晚清政权落入慈禧太后之手,又长期被列强困窘,只能说是专横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个人认为当时的中国没有主动丢掉政治模式、放弃千年思想文化意识与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步入近现代化的现实土壤。对于盛世,乾隆并不是个坐享其成的角色。虽然乾隆的即位很顺利,可乾隆在执政之初所面临的困境,却是前代帝王们所未曾经历的。相较于文化认同,对满清统治来说,更为直接和切实的是,能否保持满族尚武精神的存续。因为政权大多都要依赖高压统治,而满清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这一问题上显得更为突出。

乾隆在统治期间频繁的外出巡游,有着极强的政治目的,乾隆时代的经济很不错,所以从国家财政的层面上看,外出巡游的花费其实并不算多,占不到政府年均税收盈余的一成。这些巡游活动并不只是为了玩,就以南巡为例,在明清两代,江南地区一直都是汉文化的中心,所以乾隆的南巡与他的祖父康熙一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加强皇权对江南地区的影响力。

乾隆与江南的风景一样,其实也是一道景观。在巡游的过程中,乾隆向臣民们展示着国家的强大和慷慨,比如乾隆总是与侍卫一样骑在马上,身边跟随着装备精良的骑兵,而且在巡游的路途中,乾隆还减轻了沿途各省的税收。有好多人都说:乾隆的即位很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权力斗争,而且经过雍正打理的国家财政,运转也非常良好,所以他捡了个大便宜。其实并非如此。

最后十八世纪的人口翻了一倍,但民事官员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在乾隆执政的最后20年里,实际上是乾隆与和珅一起支配国家权力,这也让很多官员认为与和珅站在一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乾隆帝寿命长,掌权60多年,顺利登基、退位,无疾而终。在位时,没事了写写诗、编个书,下下江南,有不服气的打到他服气,晚年之后再给自己做个总结,这皇帝当的是不是很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