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的期间,为什么没人趁机谋反?

历史上乾隆六次下江南,这么长时间就没人想着谋权篡位吗?
2025-04-03 08:37: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乾隆虽然六次下江南,但是间隔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从四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一共才六次下江南,也就是说,他去一次是隔了几年,所以在时间上就不允许有人叛乱。

而且清朝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想要叛乱不是那么容易。清朝的制度基本上仿照于明朝,设立6部,六部长官为尚书,并且把官分为九品十八级,并同时设立内阁。内阁处理的事情主要是地方上的一些小事儿,只要不是太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内阁处理。而涉及军事和机密内阁是丝毫不能接触的。为了处理军事以及机密,清朝又设立了一个南书房,用来专门处理军事机密,以及一些重要的政务,内阁帮皇帝处理了地方上的一些小事,而重要的机密则皇帝和南书房的人一起处理了,如果皇帝不在,南书房的人把它处理掉也是可以的,明朝的时候有锦衣卫和东西厂,清朝的时候也效仿他们,做了一定的改变,叫做军机处,军机处这个东西跟东西厂的职务基本上差不多,只向皇帝负责。

而且经过清朝的多年统治,浓厚的奴仆观念已经深入了人心,君臣,上下级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就像一个士兵,如果在深山老林遇到了皇帝,也丝毫不敢动手一样,他们的观念已经固定住了,丝毫未曾想过,我在这里把皇帝杀了之后也不会有人发现,想的只是为皇帝如何效命,而不是造反。

还有一件吐槽的事,像下跪这种东西,清朝以前,都是很少的,而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统治,把下跪这种东西融入到了人的血统里面,而且像奴才这种称谓,因为当时执政的是满族,下面的一些官员则是汉族人,汉人都是他们的奴仆,所以奴才这个东西,后来渐渐盛行。

回答(2):

就算有人想谋权篡位,也得有实力和机会,那个时候国泰民安,正处于乾隆盛世,没有机会造反。

回答(3):

因为当时军队很强啊,就算乾隆去江南了,朝堂上面也有人看着,所以没有人造反。

回答(4):

清朝的文字狱已经扫除了存在的或者潜在的谋反者了,而且乾隆在位时国家是鼎盛时期,人们都想着过日子呢,没时间去造反。

回答(5):

因为乾隆时期,政权已经被乾隆拿捏得死死的,没有人敢有任何反他的心思,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可能掉脑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