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删微博或说说,心理学上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2025-04-13 08:36: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认知失调

因为人的自我成长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同一事物作出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的看法,尽管处在不同的阶段,但这种不一致还是会让人产生一种内在的焦虑和紧张,。见到了没有见到过的自己,你不要慌张,焦虑,这其实也是你而已。

一个人持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无疑是荒谬的。也就是我们通常回看当年发的说说和朋友圈时会感觉到:自己怎么这么幼稚。所以这种内心的焦虑和紧张会促使我们删除过去的朋友圈和微博。

但实际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过程,所以没必要为过去的自己惊慌失措。谁还没有点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2.标签效应

你不会撕毁你过去的日记,但你会删除过去的朋友圈。

这是因为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都在社交网站上“经营”我们自己,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包括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倾向,就是——

让别人看到我希望让他们看到的一面。

这与标签效应有关:即别人看到的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你对自己的定位(或者说给自己打上的标签)。大多数人人删除微博,朋友圈,就是在尝试修改或是加深自己的某一特质来让人看到,来营造一个自己需要的形象。而删除某些内容,是因为这些内容和他们想传达的自我形象不同。

3.适应性问题

你的好友会不停地变化,你在某一时间发布的一条信息在那个时点或许是合适的,但当一个了解你其他一面的好友加入进来以后,原先的平衡有可能被破坏了,为了在新的朋友圈里保持新的平衡,你有可能对原先的某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在新的朋友圈中保持一致性。

所以,随着好友的增多,你会发现你维护社交网络的精神压力会持续增大,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你只会发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的原因。

回答(2):

我觉得还是防备心理在作怪,怕新朋友看到自己的过去,分析自己。我就是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清空一下说说,总觉得刚加的好友会先翻我过去的东西,其实这也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如果不是真心朋友谁会浪费时间了解你的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