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吴启华演的方唐镜在恶搞周星驰的包龙星。举一张小的契约,一张大的契约。国语版台词:方唐镜:一张湿的,一张干的。大人要哪张啊?包龙星:干的!方唐镜:对嘛,大人还是经常叫人干爹嘛!我小时候看,怎么都不懂。那明明是大小之分,怎么能论干湿呢?后来看原版:包龙星:这么小的“契崽”怎么看?方唐镜:小的“契崽”不好,还有张大的“契爷”(干爹),大人想看那一张呢?包龙星:契爷呀方唐镜:乖哦,大人未必不叫人“契爷”(干爹)的嘛!所以对粤语观众群来说,这个包袱就流畅多了。
我不是说国语版不好,实际上我还是爱看国语版,流畅。但这种例子就能证明,国语版会流失许多类似的东西。电影语言的妙处,本身就不可翻译。
塔伦蒂诺的电影和周星驰的电影有一样类似,就是许多很“街”的俚语台词,你听懂了就是听懂了,听不懂就只能说可惜了。大多数国语版都很努力,而且香港导演许多也很有国际意识,把许多粤语的东西尽善尽美了,但毕竟不是粤语原版。
当然这不只是语言,还有对香港风土的理解。所以像麦兜系列、周星驰、黄秋生、吴镇宇、吴君如(比如《江湖告急》)的的许多根植香港本土味道的电影,粤语版多少会差了些味道,很细微,但就是味道本身;《老港正传》这种则更考验对香港历史的在意,那就不只是语言的问题了。
明明听不懂还要去看粤语或者外语等片子,这种人就是贱。电影最重要的是画面和情节,看着字幕看电影有个毛意思。不懂装懂的傻缺们,中国片子去国外不给人翻译好送过去,人家都不引进。更别说看了。能听懂什么版本的就看什么版本的才是正解!
原版的好嘛,支持原版,我不是说国语版不好,实际上我还是爱看国语版,流畅。但这种例子就能证明,国语版会流失许多类似的东西。电影语言的妙处,本身就不可翻译。
地方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翻译说出来的感觉都会让它失去味道,而且人物拍摄的时候也是说粤语的,口型也是对着粤语来。换成国语版,口型就对不上,很违和了
比如(赌侠)里面,周星驰在吴孟达口袋拿出五根烟,烟粤语烟和A同音,配音普通话就没有内涵了,不知道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