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的意思是:液体慢慢渗透,浸染熏陶;沾濡滋润。
1、拼音:jìn rùn
2、近义词:感染、浸染、渗透
3、反义词:散发、晾晒、吸取
4、引证解释:
(1)现代·刘半农《老牛》:只要我车下的水,平稳流动,浸润着我一片可爱的秧田。
(2)现代·严阵《牡丹园记》:这蒙蒙的绿意,这团团的红雾,真像刚滴到宣纸上的水彩一样,慢慢地浸润开来。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渗透
1、拼音:shèn tòu
2、释义:液体渗透多孔物体,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3、引证解释:
(1)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紧张地接着头,汗珠子不断从额角上渗透出来。
(2)现代·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他们三三两两地,异常镇静地,悠悠然从赤膊的、汗湿了衣衫的、粉香狐臭的人堆里,渗透而过。
二、反义词:散发
1、拼音:sàn fà
2、释义:分散发出,释放出某种东西。
3、引证解释:
(1)现代·徐迟《我们这时代的人·草原上的钻机》:由于日晒风吹,她的脸色殷红,散发着康健的气息。
(2)现代·巴金《爝火集·一颗红心》:我忘了林彪和四人帮在人们身上制造的内伤还在溃烂,他们散发的毒气还在毁坏人们的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浸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散发
①(液体)渐渐渗入:墨水滴到纸上,慢慢~开来。 ②〈书〉指谗言逐渐发生作用:~之谮。 ③指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④医学上指由于细菌等侵入或由于外物刺激,有机体的正常组织发生白细胞等聚集的现象。
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的一滴水银,能够在玻璃板上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上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现象才叫做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液体在与固体接触时,沿固体表面扩展而相互附着的现象,又称为液体浸润固体,也可称为润湿。如果液体在与固体接触时,其接触面趋于缩小而不能附着,则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简称不浸润或不润湿。浸润和不浸润决定于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同一种液体能浸润某些固体,但不一定能浸润另一些固体。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能浸润铁、铜、锌而不能浸润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