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黄金、外汇、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等。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管理,就是指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即确定这些资产之间的最佳构成比例,以应付各种国际支付,避免动荡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
黄金相对于其他储备资产有保值、安全可靠的优点:
第一、黄金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储备资产。在纸币本位制条件下,以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可以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可能带来的贬值风险。有时,黄金价格随着通货膨胀而相应上升,从而保持原有的实际价值。因此,在世界性通胀日趋严重或主要国家货币贬值日趋严重时,黄金是唯一的可靠的保值手段。这也是黄金储备的主要作用。
第二、黄金是唯一可称为“社会的一般财富”的储备资产。
第三、一国的黄金储备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可以自由支配,不受任何外国或超国家权力的干预。因此,持有黄金储备,是维护本国主权的一个重要手段,人们称之为“弹药库”动机(“war--chest”motive)。60年代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曾用美元向美国大量兑换黄金,正是出于这种动机。而其他储备资产,都是当作一种对外债权而用于国际支付,而且必须受债务国或负债的金融机构的信用和偿付能力的制约,因此,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时,这种不稳定性将十分突出。
第四、黄金始终是唯一的最终的国际支付手段。因此,各国都持有一定量的黄金储备。 第一、黄金不便用作日常的清算支付手段。因用黄金结算还要连带现金输送或拍卖等过程,远不如非现金结算迅速方便。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主要是用外汇充当日常的国际支付手段。
第二、黄金储备盈利性较低。黄金的主要作用是保值,缺乏盈利能力。与外汇相比,黄金自身不局缓会增值,相反,持有黄金还需要支付贮藏费用。如果黄金要保值,只能依靠金价的上升,决定于金价上升的幅度是否大于贮藏费用。80年代以来,金价暴涨的因素逐渐消失,到了90年代黄金价格不升反跌,因此,若以备腊亏80年代初的黄金价格为计算基础的话,各国持有黄金储备不仅没有收益,反而亏损。可见,黄金的盈利性大大降低了。
第三、黄金储备流动性弱。从90年代起,黄金已逐渐蜕化为一种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尤其在黄金非货币化后,如果想利用黄金干预市场,还必须转弯抹角--把黄金转换为外汇。这种转换既麻烦又增加转换费用,形成额外的负担。
由于黄金储备有着上述三个缺点,因此,各国货币当局持有黄金的比例总的来说有下降的趋势。展望未来,估计各国货币当局仍会执行稳定或略有下降的黄金储备政策。 各国货币当局如何选择和确定外汇储备中各种货币的最佳比例呢?其方法是做好以下三种选择:
第一、储备货币的品种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增加硬货币的储备量,减少软货币的储备量。但还必须注意,并非硬货币保持得越多越好。这是因为:(1)硬货币的利率一般较软货币为低,保持硬货币可避免汇率风险,但要损失一定的利息收入。因此,一国应先权衡“利息”与“风险”的得失,然后再确定持有何种货币及其量的大小。(2)一国储备中货币总是有“软”有“硬”的,如果是清一色的硬货币,到了支付时,还得兑换成软货币,这既会碰到汇率风险,也会增加一定的兑换费用。(3)硬货币与软货币的区分又是相对的,即硬货币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变“软”,如果全部保持硬货仿神币,一旦硬货币变成软货币时,就要承受汇率损失了。因此,软硬货币如何组合,还得以辩证的观点、运动的眼光,从长期与短期的汇率波动状况中作全面考察与选择。
第二、储备货币的汇率选择
各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各种储备货币汇率变动的幅度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增加汇率波动幅度较小的货币储备量,减少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货币储备量。由于在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频繁,加之政府的干预,因此汇率的变动趋势很难预测,这时,可以比较各种储备货币长期内汇率波动的平均幅度来选择,以减少汇率波动的贬值风险。
第三、储备货币中的需求选择 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根据本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其他金融活动对储备货币的支付需求进行选择,即对某种储备货币需求大,就尽可能增加其储备量;反之,就减少储备量。二是指根据本国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对储备货币的需求进行选择。一种货币用于干预市场多的话,就需多储备;反之,少储备。一些储备货币发行国,尽管它能用本国货币支付逆差,但还要选择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以备随时干预外汇市场之需。
由于外汇储备能够克服黄金储备的弱点,流动性大,盈利性高,因此,世界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较之其他储备资产比例都较高,其中,仍以美元占最高比例,以下依次为马克、日元、英镑等,只是美元的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其他货币则有上升之势。 各成员国分到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量都取决于各国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且受基金组织的分配安排或控制,不能随意变更。80年代以来,这两种储备资产在各成员国储备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始终未突破9%,而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则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