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有:
1) 母婴传播:它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患有急性乙型肝炎和携带HBsAg的母亲都有可能将乙肝传染给新生儿。这种传播的本质是经血途径传播。
2) 血液传播:包括输入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不洁的注射、手术、拔牙、文身、针灸、穿耳孔、内窥镜检查和医务人员的意外刺伤等。现在由于加强了对献血员的筛查,由输血造成的乙肝传播已经很少。但是,少数HBVDNA阳性,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血液还是可能漏检。所以,经血液途径传播乙肝还没有完全杜绝。
3) 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内窥镜引起。所以,应该大力推行一次性医用器械。现在国家正对内窥镜的消毒制订更严格的消毒规范,此举可大大降低医源性传播。
4) 性传播:性传播的HBsAg阳性率为5.44%,而社会生活中一般接触传播的HBsAg阳性率仅仅为0.68%。所以,在家庭中,HBsAg阳性的配偶较之其他家庭成员更容易感染乙肝。性乱是造成乙肝性传播的原因之一。
5)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传播。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或伤口与伤口的接触。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已经结痂的伤口是否传染要检查才知道的。如果没有乙肝就打疫苗最安全。
血液传播是传染原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接触到被传染者的血液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传染。结痂的伤口其屏障功能仍不正常,如果有上述接触,理论上仍有可能被传染,不过概率应该很低,是多少?未知数。
你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和注射,也可通过接触乙肝患者体液如唾液.尿液.乳液.精液等传播,不过,这样的机率较小,主要是输血和注射,如治疗疾病过程中通过输血感染,注射感染,血液制品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