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知识改变命运”现在还适用吗?
知识改变命运,现在绝对适用,那么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因为现在很多人把“知识”和“学历”二者弄混淆了。
学历嘛,手里的一张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是学历,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多如牛毛,本人作为一个在读大学生,深知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区别,四年不上课可以毕业,四年勤勤恳恳读书也同样毕业,二者差距可想而知。
知识,现在知识的提现方式大体分为手中的证书和自己掌握的技能(是技能而不是手艺)。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有人抱着几十个证书找不到工作说明知识没有用,那么请你仔细看看他那几十个证书,绝对是诸如会计证,英语四六级,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等聊胜于无的证书,这类证书多了只能让人感觉你丫闲的慌。
真正有含金量的比如建筑上的一些证书(诸如一级建造师,验收工程需要的证件),医学上的一些证书(我记得的是开药店专用的那种),IT领域的一些证书,还有大家熟知的注册会计师,此类证书基本只要考到手,就可以躺着挣钱,属于把证书扔给老板不上班就能拿钱那种,这种证书才是知识的体现。
技能,北大学生毕业卖猪肉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应届大学生毕业工资平均三千多块也是共识,那是因为现在普通大学生已经不是知识的代表,相对只是筛选出来的一批相对综合素质高一些的人群(看到这里不要喷我,多多接触一些大学学历的人和普通打工者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依然是靠时间靠出力挣钱。另一种就是大学生中的精英阶层也就是名校优秀毕业生以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这类人就能称为行业精英。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现象蒙蔽了很多人,农民工月薪上万,大学生月薪三千,于是有人觉得现在读大学没有用,殊不知大学生脱下西装穿上工服,立马就可以月薪上万,但是他们选择了月薪三千是为什么,因为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工作技能的增强,大学生的收入是程线性提升的,可能三四年之后月薪就超过一万了并且稳步增长,而农民工月薪永远只有这么多。
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最公平的,学习了就掌握,不学习就不掌握。一个人是知识丰富还是知识贫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选择人生道路机会的多与少。知识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学习方面,对社会的了解和掌握同样是重要的只是积累。可以说,文化学习是积累,把握社会是检验,二者缺一不可。
一是说机会。很多重要的公职工作需要学历、文凭、专业对口;需要敏锐的应变、出色的口才和判断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以公平竞争的标准来选择,那么综合知识丰富的肯定机会更大。而且逢晋升必考试也是常态化,如果实行一考定后果,那还是掌握知识多的占优势。
二是说自主创业。有人说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我自主创业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呵呵,如果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更需要丰富的综合知识作保障,除非你认命于每天挣点饭钱清苦度日,否则就更容易感受到知识对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视野,你要跳出自己的圈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唯一的方法就是旅行,而旅行除了我们现实的出去外,还有知识的旅行。
一个人的素质,知识丰富的不跟你斤斤计较,懂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能够超脱俗世的喧嚣,进入真善美的世界。
而真正能被世界所知晓,能真正被历史所记住的人,肯定是博学多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