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现实与冷漠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将如何继续沟通?

2024-12-04 13:55: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前几天,网上又翻起了一个旧新闻:多年前彭宇扶起被撞倒的老奶奶,“被讹诈”一事,有了新的说法,法院称,彭宇重新承认他确实撞倒了老人。

但问题不在于具体的案情,因为法院判决时,并不是真正调查清楚了案件而下的赔偿决定,而是认为“如果你没有撞人,你怎么可能去扶她呢?”这件事,被称为“墓碑式判决”,影响非常深远。中国人冷漠,肯定不是从这件事开始的,但这件事,给了大家理直气壮冷漠的理由。就像那句话说的:犯罪污染的是水,法律污染的是水源。

现在的信息太发达,我们总是看到种种令人沮丧的新闻。例如,因为救人而牺牲后,被救者不肯道谢不肯现身,因为害怕要负责要赔偿;老人倒地之后常常要拉着自己的恩人做替死鬼,因为不愿出或出不起医药费;每一桩案例都具有示范性,警告了这是一个“好人没好报”的世界,“别管闲事”。日久天长,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已经患上了习得性无助,在一次又一次重复的失败或惩罚当中,不再挺身而出,通过学习,巩固了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应该为水灾负责。我们在一次又一次地冲撞玻璃瓶后知道,我们既没有能力帮助别人,一旦自己出事时,也不会有人来帮我们,只能由个人的肉身去抵挡,等死。我知道,我只不过是这个原子化的社会中微不足道的原子。

这一切是道德衰败、世风日下的结果吗?并不见得,这只是衰败的原因。

在这个原子化的社会里,个人之间联系越来越弱化、个人与公共世界越来越疏离,道德规范失灵,一些基本的社会联结都被破坏了。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一方面,不允许结社和各种自助和联合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没有合理的法律和社会良俗为人们的善良背书。人们只能事无巨细,都仰仗着无所不能、无微不至的政府;一旦发生危险,在权力的安排无法照拂的地方,没有受过训练、没有辨别是非能力、没有形成稳定个性的人们首先想到的只能是自我保全,并不惜损人利己;甚至把损人当作趣味,从不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于是乎,互害社会就此形成。随着大家对政府的信任度的一再降低,社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坍塌和沙化。

并非过去的人道德水平比今人高,但以前至少还乡村社会自治在发挥功能和作用;也并非过去的人比今人更有独立精神,但以今天的社会化程度之高,令独善其身已成为不可能。这种溃败显得更为惊心动魄。

社会越来越冷漠其实这是个误解,人类社会总体趋势是,收入水平越高,文明程度越高,越会表现出对陌生人的友善。过去三十年,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不可能会呈现出越来越冷漠的趋势。

那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误解呢?

首先,在农业社会,人都是生活在熟人的圈子,在那样的圈里里,人们会对周边的人表现的较为热情。即便在城市,人们也被固定在自己的单位里,社会流动性很差,这种人际结构,人们也会对周边的人表现的较为友善。这是很多人认为传统社会的人比较有人情味的原因。

但是,要看到,传统人接结构对于外来人,尤其是没有利害关系的陌生人,是没有这种热情和友善的。前些年山西破获黑砖窑事件,黑心的黑砖窑老板,把残智人员弄到砖窑里干苦力,但不给他们一分钱收入。调查显示,这些对于周边的农民而言,根本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但根本没人关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外来的残智人员,根本就不是自己生活圈子里的人,没必要关心他们。

我们多年前还采访过另外一个相似的案例,一位打工的大学生精神除了一点问题,被当地政府装上汽车扔到荒郊野外,他受伤了。数九寒天倒卧在马路边,数百米之外,就是一个村庄。

那是一个冬天,很快就下起了雪,没人过来管他,直到最后冻死在路旁。

这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么?我不认为。

第二,城市里的人际交往的粘度,的确远远小于乡土社会。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更合理的。自由和集体认同原本就是一对矛盾。自由度越高的地方,越注重个人私域,但同时也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会比较疏离。

第三,现在媒体比较发达,各种小概率事件会频繁被报道,比如老人倒地没人扶之类的新闻。如果按照年代统计,我相信现在扶老人的比例,一定远远高于20年前,但当年资讯不发达,即便发生各种悲惨事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一个触目的新闻,可以在24小时内,让几亿人知晓,叠加效应就是,我们常常会被小概率事件的后果所左右,误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冷漠的社会。

当然,社会风气虽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毕竟是在不断发展,相信终究会有一天人们的生活会更好,戒心也会更少,和谐社会才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