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自我体育锻炼能力

2024-11-18 22:22: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少年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兴趣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仅从兴趣出发为运动而运动、为游戏而游戏的情况越来越少,有目的进行锻炼,追求画龙点睛的、有明确规则的体育运动的倾向增强。由于体育活动场所及器材的限制,致使一些女生参加体育活动受限,加之学习负担重,升学竞争激烈,一些女生的体育兴趣却随年龄的增加而淡化,进行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倾向应引起重视。因此,培养女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将锻炼身体形成自觉的行动,这是指导女生体育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是否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仅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个性形成和社会化的程度有直接关系,而且对是否能够终生进行身体锻炼,一生能否健康幸福地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二、认知能力的提高  女生不仅是长身体,也是知识不断增长、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时期,在这一阶级让他们掌握一些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不仅是必要,也是可能的。在国家教委组织新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加强了体育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比重,这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主要依据。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结合身体锻炼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和深化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自觉和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这也是形成良好体育习惯的认识基础。其次要注意使他们系统地掌握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方法,并作为有效的体育手段,以完成这一阶段的体育任务,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个性  女生体育,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个性特点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中,人际关系广泛、复杂、多样,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成功者与失败者、组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戟者与防守者、怯弱者与勇敢者…),体育活动中,情感体验丰富而强烈,且表现往生育真实而外露。在体育活动中,既是真实暴露少年道德水平及个性特点场所,也是完善和发展道德水平和个性的教育良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引导女生养成尊重、关心他人和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等良好的道德规范,引导少年注意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良好的个性特征,克服各种不良习性与街道观念。因此,这是指导少年体育的重要问题。  1、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所以,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2、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正确的体育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  3、密切师生感情,确立偶像地位。教师应融人到女生中去,可以与女生就某个体育项目的学习共同询查资料,共同讨论。与女生一起组织小型体育比赛,互换裁判与运动员角色。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而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原来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是一样的。也可以让学生欣赏老师优美娴熟的技术动作。  四、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两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学习更加科学  现在是网络化时代,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最先进,最科学的体育知识,展现给学生一个崭新的,精彩的体育世界。更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经典赛事的实况录像,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只要你需要,体育无时不刻地在你身边。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女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地为女生的自我锻炼创造条件,营造气氛,把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行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回答(2):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独立地进行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把常规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主要由认识能力、模仿运用、自我调控能力和自制能力等方面综合构成。
(一) 培养认识能力
用、方法和有关的知识、技术,由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认为培养认识能力应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之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保持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主要方法是导入法和鼓励法。导入法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课开始的导入,包括集中注意力练习,采用趣味性游戏,形象化的队列队形练习和变化等进行导入。二是练习开始的导入,包括动作美的导入,语言刺激的导入,音乐节奏的导入等。例如:在上技巧课的时候,先放好垫子,由我先做一遍完整的示范动作,动作优美舒展,然后用语言激励学生,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一种渴望学习的激情。鼓励法是在课的各阶段安排一定的小高潮,对动作质量,学习态度,意志行为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场景和效果等,以便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上跳箱课中,有个别学生有些胆怯,不敢做动作。可先让一名学得较好的学生做一遍示范动作,通过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懂得跳箱的技巧,在思想上鼓励他战胜自我,消除胆怯心理。学生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完成了动作,第二次就能在老师的监控下独立完成动作。使学生无论在技术与思想上都前进了一大步。其他学生通过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与分析,更进一步认识了技术动作,能自如地运用技术动作。学生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如何战胜恐惧心理,分析动作要领,领悟后再进行练习,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了。
体育教学过程具有认识与实践、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要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知、领悟体育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兴趣的培养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并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的目的。
(二) 培养模仿运用、自我调控能力
1、培养模仿运用能力可采用:
(1)由教师或组长带领,学生模仿教师或组长的教法自行安排学习。
(2)按教材要求、教学需要和所提供的条件,由学生自行组合,互相帮助,协作练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编选练习内容,安排锻炼。例如:在上技巧课时,先教学生几个简单动作,前滚翻、后滚翻、跪跳起、燕式平衡,然后根据动作创编一套完整套路,让学生模仿练习。根据教师所教的内容、启发及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模仿教师的创编手法,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再进行创编,最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表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情绪高涨,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在心理上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2、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2)通过暗示、模拟、信息反馈等方法,教学生自我调控情绪、注意力以及意志力等。
(3)通过反复练习和发展素质,培养对动作姿势的调控能力。
例如:在上素质练习课时,学生做完一组练习后,进行一次心率测试。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练的情况,并教会学生如何控制运动量的大小,做到教师和学生都心中有数。学生在课中学会自测心率的方法后,在平常自我锻炼中调控好运动负荷,教师定期进行指导,使学生的锻炼更科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要变“传授”为“点拨”,这样学生才能更自主的进行学习。
(三) 培养自制能力
在自觉遵守常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我管理,选择时机
让学生自定计划和安排锻炼,并及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例如:在上游戏课前,设计好一堂游戏课的框架,课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奔跑能力与培养学生灵敏性能力。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心理角度出发,让学生选定游戏内容,或自编游戏,写好后和教师一起讨论、修改、定案。当轮到上这次课时,由体育委员当“老师”来调度其他同学,教师进行协助,学生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主动,锻炼积极性高。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教师的辅导是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的。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个班每周只有三节体育课,如果只靠这几节体育课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通过一个阶段的反复实践,效果是显著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并能积极参加课余训练和课外活动,学生的达标成绩也明显提高,还有一些学生在运动会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必然会涉及到课的组织、教法、教材、运动负荷等一系列改革问题,必须逐步完善。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人饭只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不仅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终身受益。